血管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

【适应证】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l且对抗凝剂过敏或有禁忌证者。

2.抗凝治疗过程中,l肺动脉仍栓塞反复发作或加重者。

3.抗凝治疗过程中,l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等),l并迫使抗凝治疗中断者。

4.肺动脉栓塞经手术或介入清除后,l下肢深静脉仍残存血栓者。

5.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大量血栓者。

6.病人既往心肺功能较差者,l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伴有肺动脉栓塞的高危人群。

【禁忌证】

1.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

2.下腔静脉直径超过35mm。

3.无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路径者(滤器导送时可能导致血栓脱落)。

4.下腔静脉近心端闭塞(如Budd-Chiari综合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穿刺股静脉或颈静脉,l放置血管鞘。

2.行下腔静脉造影,l判断下腔静脉直径及有无下腔静脉血栓,l定位肾静脉水平。将带有滤器的导送装置送入下腔静脉合适位置,l经股静脉途径者,l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下方1cm以下,l经颈静脉途径者,l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以下6cm,l以免滤器影响肾静脉。如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存在,l必要时也可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上方。

3.后撤外鞘放置滤器。再次行下腔静脉造影,l明确滤器位置及下腔静脉血流情况。

4.撤除滤器导送鞘,l拔除血管鞘,l穿刺部位压迫止血,l并加压包扎穿刺部位。

【注意事项】

1.滤器安放前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判断下腔静脉直径,l并准确定位出肾静脉位置。

2.尽量将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在肾静脉下方。

3.术后应行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