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治疗:夹层动脉瘤支架型人工血管内膜破口封堵术

【适应证】

急、i慢性Ⅲ型夹层动脉瘤和破口在降主动脉的Ⅰ型夹层动脉瘤。

【禁忌证】

1.假腔已将真腔完全压闭者;

2.主动脉壁间血肿如未破入主动脉腔内者;

3.已有肠坏死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平卧位,l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后,l先行左侧肱动脉、i腋动脉或桡动脉穿刺,l置入5F带刻度猪尾导管经左锁骨下动脉至升主动脉,l左前斜位为40°~60°造影,l确认内膜破口位置、i夹层撕裂范围、i各内脏动脉发自于真腔或假腔、i远侧有无内膜破口、i双侧髂动脉情况及主动脉弓直径等。

2.根据造影情况选择一侧腹股沟做纵行切口,l显露股动脉。

3.穿刺该侧股动脉引入普通猪尾导管至升主动脉。通过从上肢插入的刻度猪尾导管行主动脉造影,l证实从股动脉引入的猪尾导管是否在真腔,l一旦肯定其在真腔后,l将超硬导丝引入升主动脉。肝素化后,l纵行切开股动脉lcm,l将适合口径的支架型人工血管装置借助超硬导丝的引导,l送至主动脉弓降部。再通过上肢的刻度导管造影调节支架型人工血管需放置位置。定好位后,l将收缩压降至80~90mmHg或更低,l逐步后撤支架型人工血管装置的外鞘,l此时可见支架型人工血管逐步张开,l最后支撑在主动脉内。

4.再次通过上肢导管造影,l评价支架型人工血管封堵情况,l如封堵不佳,l可考虑再放置一更大一号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或短段支架型人工血管,l如支架型人工血管仍贴附不好,l可行球囊支架内扩张,l使之更好地贴附,l但行球囊扩张时需谨慎小心。

【注意事项】

1.首先需确保超硬导丝在真腔。

2.支架型人工血管释放时必须将收缩压降至80~90mmHg或以下,l减少支架型人工血管释放时移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