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造口术:隧道式小肠插管造口术

【适应证】

主要用来做高位小肠造口,l用于空肠减压或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空肠减压时,l导管尖端应指向近端。用于术后实施肠内营养,l导管尖端应指向远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为灌食用的造口多选择在距十二指肠屈氏韧带空肠曲起始部以下20cm左右的部位。为保证吻合口部减张的造口多选择在吻合口近端5~10cm处。

2.在选定的空肠对肠系膜面用0号不可吸收线做一直径约1.5cm的荷包缝合。在其中央部戳一约0.3cm小孔直达肠腔,l以止血钳尖端伸人稍扩张,l插入一前端5cm内有3~4孔的F14~16导管,l导管进入约15cm。并将导管稍向肠腔内推送使肠壁戳孔缘内翻。结扎荷包缝合线。

3.将肠腔外的导管沿肠纵轴放置,l以0号不可吸收线做肠浆肌层间断缝合包埋导管4~5cm。

4.导管的隧道缝合后,l以注射器自导管尾端注入等渗盐水20~30ml,l检查导管通畅及缝合部有无溢漏。

5.选择空肠造口部至腹壁的最近点,l在该处戳一小孔将导管尾端引出。使空肠造口部与腹膜紧贴,l并固定缝合3~4针,l要求提起的空肠襻无力,l无扭折。腹壁戳口以不可吸收线缝合并同时缚扎固定导管。

【注意事项】

1.在多数情况,l小肠造口术是腹部其他的附加手术。但在少数情况下,l小肠造口是一单独的手术。小肠造口是为肠灌食或肠减压,l需要灌食的患者常有营养不良,l需要肠减压的患者则常有肠梗阻或肠道炎性病变。在术前应考虑到腹壁切口与肠切开处能否愈合,l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测定,l必要时可先给予肠外营养。

2.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有腹水的情况下,l应慎重进行这一手术以防止肠造口部的腹膜不能愈合,l以致肠液从造口处溢至腹腔。

3.不应缝合肠壁过多造成肠腔狭窄。

4.肠壁插管口的肠襻必须与腹膜缝合固定,l以免脱落酿成肠液外溢引起腹膜炎。

5.肠壁插管口的肠壁必须内翻,l以免日后拔管后黏膜外翻成瘘。

6.插管口部肠襻与腹膜固定时面积宜大一些,l以免形成锐角曲折产生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