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经腹根治术

【适应证】

本症的各种类型。

【禁忌证】

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术前准备】

1.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l改善营养不良、i肝肾功能不良等。

2.生理盐水灌肠10~14d,l缓解梗阻和腹胀。

3.术前2~3d口服抗生素准备肠道。

【操作方法及程序】

本症开腹手术方法及改良术式很多,l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术式。各术式的开腹探查方法均同,l故首先统一介绍。

1.开腹探查术

(1)左下腹横切口或腹直肌切口。

(2)探查腹腔,l了解痉挛肠管的部位、i长度及扩张肠管的范围。在预计保留结肠壁做丝线标记,l必要时冷冻病理切片,l以确定切除肠管长度。

(3)游离、i结扎和切断需切除结肠的系膜血管。

2.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手术)

(1)探查腹腔后,l在适当平面切断结肠,l远端内翻缝闭2层。继在直肠后间隙向下分离通道直至肛门部。

(2)在齿状线上0.5~lcm平面,l将肛管后半环切开。

(3)由肛管后壁切口置弯钳入盆腔,l拖出近端结肠。行结肠肛管后半环吻合。

(4)用2把带牙血管钳将拖出的结肠前壁和直肠后壁重叠呈“∧”形钳夹(目前国内大多用环钳)。术后5~7d两钳间肠壁坏死,l环钳或血管钳脱落,l肠管贯通形成一新肠腔。

(5)术后处理:i①保持肛门清洁;②应细心保持钳的位置,l切勿牵拉及扭转,l以免影响愈合;③术后7d钳仍未脱落者,l应压紧钳齿,l必要时剪除两钳间的肠壁组织;④术后2周开始扩肛}⑤定期复查有无盲袋及闸门形成。

3.直肠黏膜剥除,l鞘内结肠拖出术(Soowe手术)

(1)直肠壁肌层与黏膜间注入0.5%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液。

(2)切开浆肌层,l用小纱球剥离黏膜,l至四周完全游离。

(3)继续向深部肛门方向分离黏膜管,l直至齿状线处。

(4)助手自肛门伸入示指,l以了解分离是否充分。做直肠肌鞘后正中纵切(包括内括约肌)以解除痉挛。

(5)在齿状线环形切断黏膜管,l将其连同近端需切除的结肠拖出肛门并切除,l行结肠肛管吻合。亦可将肠管外置6~10cm,l10~14d肠壁粘连后再切除多余肠管。

(6)将直肠肌鞘固定于套入的结肠壁上,l封闭盆腔后关腹。

(7)术后处理:i①术后2周开始扩肛,l1/d,l持续半年;②肠外置后,l由于括约肌收缩,l血液回流不畅,l肠管肿胀,l分泌物增加和感染,l常引起体温升高,l须注意局部清洁消毒,l必要时及早切除外置肠管。

4.结肠切除,l结肠直肠吻合术(Rehbein手术)

(1)距肛门3~5cm(婴儿)或5~7cm(儿童)处横断直肠,l切除巨大结肠。

(2)先缝合直肠结肠4针,l向前后左右牵开,l环行吻合。

(3)吻合后置入肛管,l上端超过吻合口5~8cm,l保证术后排气通畅。

(4)术后处理:i2周后开始扩肛,l1/d,l持续半年。定期复查,l如便秘复发,l须及时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5.拖出型直肠结肠切除术(Swenson手术)

(1)沿直肠向下分离直至肛门部。

(2)经肛门用弯钳将直、i结肠套叠外翻拖出。必要时可先在腹腔内切除巨大结肠,l再经直肠肛门拖出。

(3)直肠结肠浆肌层间断缝合1周。

(4)切除多余直肠和结肠,l再全层缝合1周。

(5)将结肠送回盆腔。

以上各项手术均有一些改良术式,l有大宗病例报道均取得较好效果,l可根据不同的病例及术者经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