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

【适应证】

1.食管裂孔疝11经4~6周正规非手术治疗,l症状全无改善者。

2.反流性食管炎有溃疡、i出血、i狭窄者。

3.食管旁疝合并胃扭转、i坏死或穿孔者。

【术前准备】

1.适当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及贫血,l改善全身营养状况,l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及食管炎。

2.肠道准备,l术前口服抗生素,l注射维生素K及清洁灌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手术当天放置较粗胃管婴儿用22号,l儿童用38号。

2.手术原则

(1)保持足够长度的腹内食管段,l并固定。

(2)重建His角。

(3)形成防反流瓣,l增加LES的闭合压。

3.手术方式及切口11常用手术式有:iNissen1360°胃底折叠术;Thai-Ashcraft和Boix-Ochoa1180°~210°胃底折叠术。

(1)Nissen胃底折叠术:i胃底360°包绕食管缝合。

①仰卧位,l根据手术者的经验,l选用左上腹横切口、i左腹直肌切口或左肋缘下斜切口。

②将向中线移位的肝左叶向右侧牵拉,l切断左肝三角韧带,l暴露食管裂孔,l使疝入胸腔的胃或肠管复位。有疝囊者,l同时处理。

③切开食管裂孔表面腹膜,l游离腹内食管长2~4cm,l并穿过牵引纱条。

④向左上方牵拉腹内食管段,l暴露食管裂孔。4-0丝线间断、i褥式缝合2针,l以缩小食管裂孔,l进出针处用小Teflon垫片加固。其松紧以通过术者示指为适度(有作者主张食管内预置扩张探条,l以免缝合过紧)。

⑤游离胃大弯侧上1/3部分,l必要时切断部分脾胃韧带,l结扎胃短动脉的最上支。大弯顶端的浆肌层与食管左侧间断缝合3或4针,l以防止包绕滑脱。将胃底从食管后方逆时针拉向前方,l360°包绕腹内食管段间断缝合3或4针,l缝针应同时穿过食管肌层。包绕后的腹内食管段,l幼婴长l~2cm,l儿童长2~4cm。

⑥胃底浆肌层与裂孔附近的膈肌组织间断缝合3~4针,l以加强固定。

⑦有幽门梗阻或迷走神经损伤时,l做幽门成型术。

(2)Thai-Ashcraft胃底折叠术。

①切口及食管游离:i同Nissen术式①~⑥。

②原则:i“8”字或褥式缝合缩小膈食管裂孔,l胃底于食管前折叠缝合,l180°~210°固定于腹内食管段,l不结扎胃短动脉。

③步骤:i先连续缝合胃大弯侧的浆肌层与食管左侧2或3针,l再将胃底向前折叠,l与食管前壁、i膈食管裂孔、i食管右侧及其下的胃小弯处做连续缝合,l完成180°~210°部分包绕食管的折叠缝合。使腹腔内食管段的长度,l按不同年龄达2~4cm。

(3)Boix-Ochoa胃底折叠术:i目的除重建腹内食管段和His锐角外,l将胃底与横膈固定数针,l当胃充盈时可缓冲胃内压对LES压力的影响,l加强食管闭合力度,l防止反流。

①手术切VI、i食管游离及胃底前壁折叠步骤同Thai-AshcrMt术式。

②操作主要步骤:i将胃底浆肌层在胃短动脉最上分支平面,l与食管裂孔边缘间断缝合2~4针,l重建His角。折叠缝合完成后,l胃底浆肌层与膈肌在不同平面,l间断、i悬吊式缝合3~5针,l使其撑开如伞状。

(4)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或Thai-Ashcraft胃底折叠术:i应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实施。

【注意事项】

1.食管损伤11修补膈肌脚及胃底折叠缝合时,l不得过深,l以免穿透食管。

2.腹主动脉损伤11缝合右膈肌脚或主动脉前筋膜,l进、i出针不得太深,l避开主动脉搏动。

3.迷走神经损伤11小儿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纤细,l易损伤。万一误伤应做幽门成型术。

4.气胸11分离或缝合膈肌脚时太深,l术后形成张力性气胸。

5.腹腔内出血11常为脾包膜撕裂、i胃短动脉损伤或结扎线脱落所致。

6.折叠过紧或折叠滑脱。

7.并发食管旁疝11疝囊未处理,l胃或肠管疝入,l甚至扭转,l应再次手术。

8.术后小肠梗阻11原因为小肠套叠或肠粘连,l发生时间在术后2周~2年。患儿手术后有腹痛、i阵发性哭闹、i频繁呕吐时,l应及时检查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