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穿刺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神经系统X线检查,l向脑室内注入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2)抽取脑脊液标本行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3)鉴别脑积水的类型,l常须做脑室及腰椎的双重穿刺测试脑室与蛛网膜下隙是否通畅。做脑室酚红(PSP)或靛胭脂试验等。

2.治疗性穿刺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l特别是抢救急性枕骨大孔疝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者,l行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是一种急救性措施,l为进一步检查、i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出血的病人,l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l以改善手术区的暴露,l常穿刺侧脑室,l引流脑脊液。术后,l尤其是在颅后窝术后,l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l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引流炎性脑脊液,l或向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

(5)做脑脊液分流手术时,l将分流管脑室端置人侧脑室。

【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如头皮感染、i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l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l且有脓肿破人脑室的危险。

2.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位于脑室附近时,l做脑室穿刺可引起病变出血,l必须十分慎重。

3.有明显出血倾向者,l禁做脑室穿刺。

4.严重颅高压,l视力低于0.1者,l穿刺须谨慎,l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5.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l脑室受压缩小者,l穿刺困难,l引流亦无价值。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依据病情及影像学检查选择穿刺部位,l并测量进针深度。

(1)额角穿刺(穿刺侧脑室前角):i常用于脑室造影及抢救性引流,l亦可用于脑脊液分流术。颅骨钻孔部位位于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2.5cm,l中线旁开2~3cm,l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l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l深度依据影像学资料测量而定。

(2)枕角穿刺(穿刺侧脑室三角区):i常用于脑室造影、i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持续性脑脊液引流。颅骨穿刺点位于枕外隆凸上方6~7cm,l中线旁开3cm,l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l对准同侧眉弓中点。深度依据影像学资料测量而定。

(3)侧脑室穿刺(穿刺侧脑室三角区):i常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在外耳道上、i后方各3cm处做颅骨钻孔后,l用穿刺针垂直刺入。右利手者禁经左侧穿刺,l因易造成感觉性失语。

(4)经前囟穿刺:i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经前囟侧角的最外端穿刺,l其方向与额入法相同。前囟大者与矢状面平行刺入。前囟小者,l针尖稍向外侧。

2.常规消毒,l铺巾,l局部麻醉。以尖刀在选好的穿刺部位刺一小孔。

3.以颅锥在穿刺部位锥透颅骨。以带管芯的穿刺针穿过骨孔,l刺透硬脑膜,l按上述方向逐渐进针,l动作应平稳而缓慢,l注意阻力的改变。至有脑脊液流出时,l拔除管芯,l外接引流管及引流瓶。固定穿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