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适应证】

单侧生长或双侧生长的大脑镰旁脑膜瘤均属手术适应证。

【禁忌证】

1.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

2.患者和家属拒绝手术。

【术前准备】

1.影像学资料。MRI和CT可以确定肿瘤性质、i具体位置(位于大脑镰的前、i中、i后1/3)和肿瘤的大小。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与上矢状窦、i大脑皮质引流静脉以及大脑前动脉的关系,l并可了解肿瘤供血来源和血运情况。

2.术前48h静脉应用激素可减轻脑膜瘤伴发的脑水肿。对于脑水肿严重者,l手术前至少口服激素1周,l手术当天静脉给予激素。

3.术前30min静脉给予抗生素。

4.对于无癫痫病史者,l术前1周口服丙戊酸钠,l手术当天静脉给予丙戊酸钠针剂,l预防癫痫发作。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的头位稍高于心脏水平。使肿瘤中心的头皮投影位于最高点,l用头架固定。肿瘤位于大脑镰前1/3,l取仰卧位,l头抬高10°~15°。位于大脑镰矢状窦中1/3,l取仰卧位,l头抬高30°。位于大脑镰后1/3,l取俯卧位,l屈颈10°~15°。

2.肿瘤位于一侧时,l可采用单侧开颅,l“马蹄形”切口,l皮瓣基于颞侧或皮瓣过中线1cm(中线钻孔跨过矢状窦而达对侧)。对于体积较大的大脑镰两侧的脑膜瘤,l可采用过中线“马蹄形”切口,l基底位于肿瘤较大的一侧。

3.距离矢状窦1~2cm处马蹄形剪开硬脑膜并翻向中线,l沿大脑纵裂暴露肿瘤。

4.肿瘤切除。肿瘤不大时,l可先分离肿瘤与大脑镰的附着处,l再分离肿瘤的四周,l注意保护胼周动脉。如肿瘤较大,l暴露一部分肿瘤后,l可用超声吸引器(CU-SA)将肿瘤内部吸空,l再分离肿瘤四周的边界。基底比较宽的脑膜瘤,l可在距肿瘤1~2cm处,l将受累的大脑镰一并切除,l再通过大脑镰的缺损处切除向对侧生长的脑膜瘤。对于双侧肿瘤也可先切除较大的一侧肿瘤,l然后切开大脑镰,l再将对侧肿瘤分离后切除。

5.确切止血,l严密修补硬脑膜后逐层关颅。

6.术后激素治疗从减量到停止大约1周时间,l如果有严重脑水肿可适当延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4h。

7.术后使用弹力袜,l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中老年病人或手术耗时较多的病人,l应常规采取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措施,l如间歇气压装置(IPC)和梯度压力弹力袜(GCS)联合应用。也可用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或低分子量肝素(LMWH)药物预防,l但高出血风险患者慎用抗凝药。

8.持续使用抗癫痫药物3~6个月,l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适当延长。

【注意事项】

1.开颅后应保护中央静脉,l可采用中央静脉前方或后方入路,l避开该静脉。

2.肿瘤如累及下矢状窦可一并切除。

3.如双侧大脑镰脑膜瘤一期手术困难,l可分两期切除。此时皮骨瓣不要过中线,l以便给二期手术留有余地。

4.对肿瘤附着的大脑镰可用激光气化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

1.肢体瘫痪或失语。

2.术后颅内血肿。

3.脑水肿和脑梗死。

4.癫痫。

5.脑脊液漏。

6.切口及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