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的治疗过程:伽玛刀治疗

1.安装立体定向架。病人无须剃发,l术前清洗头发。局麻下用金属螺钉将立体定向架固定在病人的颅骨上,l然后测量头皮到有机玻璃头罩的距离。根据测得头皮距,l剂量计划系统计算机工作站(LGP)自动勾画出患者头型轮廓。

2.定位扫描。立体定向架的矩形框上有4个小圆孔,l通过这些圆孔和固定卡扣将定位盒固定在立体定向架上,l然后让病人仰卧于MRI或CT的移动床上,l定向架置于定位适配器的卡坐上,l最后进行MRI或CT扫描。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可选择CT、iMRI或DSA作为伽玛刀术前定位方式。肿瘤病灶多选用MRI定位,l但是当肿瘤位于顶叶、i枕叶或额叶上部也可选用CT定位。MRI定位优点是无金属伪影,l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AVM多选用CT+DSA或MRI+1DSA联合定位。CT和MRI的扫描层厚为2~3mm。在CT、iMRI和DSA定位片上除了显示病灶和邻近的正常组织外,l还显示用于确定靶点和颅内三维空间位置的定位参考标志点。

3.剂量计划。过网络、i光磁盘或扫描仪将定位片(CT、iMRI或DSA片)输入到LGP内。在LGP上设定剂量矩阵范围、i照射时的角度、i等剂量曲线。然后选择不同直径准直器设计剂量计划。在LGP上设计的照射范围直接叠加在定位图像内的病灶上,l在定位片上清晰看到设计的照射范围与病灶的吻合程度,l调整照射靶点坐标,l使伽玛刀照射范围与颅内病灶的形态基本吻合一致,l然后根据病变性质、i病灶大小以及病灶周围结构制定中心剂量和周边剂量。根据病灶大小可使用一个等中心点(照射点)或多个等中心点,l通常选用5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病灶的周边。剂量计划设计完毕,l计算机将打印出一份包括照射剂量、i每一照射等中心点所使用的准直器、i三维坐标、i照射时间等内容的治疗计划书。

4.治疗。治疗时病人平卧于伽玛刀治疗床上,l按照治疗计划书上所给的准直器和三维坐标,l通过立体定向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准直器头盔上。在治疗操作控制台设定照射时间,l启动治疗开关,l伽玛刀放射源主体结构自动开启防护门,l移动式治疗床和准直器进入伽玛刀放射源系统。当准直器头盔与放射源系统的固定准直器精确吻合时,l治疗即开始。第一个等中心点照射结束,l治疗床返回原位,l防护门关闭。医师调换下一个等中心点的三维坐标,l进行第二等中心点的照射,l如此往返这一过程,l直至完成所有靶点的治疗。在C型伽玛刀治疗时,l医师手控自动摆位系统(APS)按键,l先将APS的坐标调整在泊位坐标,l然后通过立体定向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APS上并验证治疗时的伽玛角。通过APS手控键,l让APS预先运行到每一个靶点的坐标并确认,l之后开启控制台的开关,l伽玛刀开始治疗。一个靶点照射完毕,l治疗床向外移出30cm,l与此同时APS已开始自动调整三维坐标到下一个等中心点,l坐标调整到位,l治疗床前进到治疗位置开始第二等中心点的照射,l如此往返这一过程,l直至完成所有靶点的治疗。治疗结束拆除立体定向架包扎伤口。

5.治疗后常规给予20%甘露醇250ml和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l以减轻急性放射反应。多数病人观察一晚,l次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