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部皮瓣又称为印度皮瓣,l由于皮瓣与鼻部邻近,l色泽相仿,l质地适中,l易于塑形,l为鼻缺损修复的首选方法。直接切取宽度为2.5~3cm的皮瓣,l额部创面可直接拉拢缝合,l而这样的宽度可以修复单个的鼻头、i鼻背、i鼻侧、i鼻翼缺损,l甚至半鼻缺损。但前额发际低窄者,l切取此宽度的皮瓣后,l缝合将会有困难,l勉强关闭伤口,l术后会出现明显的瘢痕,l植皮后会呈现出凹陷畸形,l故目前常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
【适应证】
1.儿童或成人发际低、i前额窄小、i皮肤紧张者。
2.鼻部各部位、i各种类型、i不同面积的皮肤或黏膜缺损。
3.全鼻缺损,l特别是鼻衬里缺损不能用周围组织翻转作为衬里时。
【禁忌证】
1.额部曾手术者,l或外伤致双侧滑车上动脉离断,l不能形成以滑车上动脉为轴的皮瓣者。
2.患者不愿意动用额部皮肤,l不允许额部留下瘢痕者。
3.额部无条件行扩张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额部扩张器置入术11头、i面部常规消毒铺巾,l按扩张器大小设计切口及剥离范围,l深达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l在此层分离出与扩张器大小相近的囊腔,l放入适当大小的扩张器一个。
2.缺损修复术包括鼻缺损修复、i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转移、i扩张器取出术,l或加肋软骨或骨支架植入术。待额部扩张器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l即可开始二期手术。
先将残存的鼻部组织或瘢痕组织向内下翻转修整后,l形成鼻孔及鼻背衬里,l创面尽量按鼻的美学亚单位进行修整。取下肋软骨或肋骨或骼骨,l雕刻成鼻骨支架,l用钢丝固定在鼻部正中。再取一侧或两侧耳甲腔软骨,l坦造成鼻尖和(或)鼻翼软骨支架。
按实际创面大小,l根据术前参考患者遭遇缺损之前像片的鼻大小、i形状、i高矮和患者父母或同龄人的鼻部的大小形状所裁取的布样,l重新取布样。在扩张的额部皮肤上设计皮瓣,l考虑到皮瓣本身的收缩和扩张皮肤的回缩率,l实际切取的皮瓣要比布样稍大,l一般长宽比布样各放大lcm,l长宽约为12~14cm×7~8crn。将设计好的皮瓣切取、i修剪,l鼻头用荷包缝合法塑形,l鼻孔缘皮瓣折叠形成鼻翼缘。再将塑形好的皮瓣转移覆盖在鼻部创面上,l并根据具体情况再次行鼻孔、i鼻翼、i鼻翼沟的塑形。供瓣区的额部稍做修整即可直接关闭。额部皮下、i再造鼻下可放置引流管。鼻部直接覆盖纱布,l以便随时观察皮瓣血运,l额部则用棉垫加压包扎,l以减少皮肤水肿和出血。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血运,l如有血运障碍,l及时处理。如须断蒂则要行血管训练。
3.再造鼻进一步修整术若须修整,l可酌情在术后3~6个月进行。
【注意事项】
1.额部扩张器应尽量置于额部无发区,l以保证扩张的不是头皮,l故若有可能时,l在发际线上将皮下与骨膜固定几针。
2.行全鼻再造时,l术前应准确测出滑车上血管的走向,l在设计皮瓣时应旁开血管轴线至少0.5~lcm,l应确保蒂部滑车上血管的完整。
3.皮瓣断蒂时,l不应操之过急,l一定要在血管训练可靠后进行,l断蒂后应保留足够长度的鼻根,l修薄时以不影响皮瓣血运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