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横断延长法
【适应证】
鞍鼻明显,l鼻下端结构完整。
【禁忌证】
鼻下端结构紊乱、i鼻部皮肤不健康。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鼻下端复住11在鼻翼及鼻头上方做弧形切口,l切开鼻全层组织,l形成一个与鼻腔洞穿的缺损,l将鼻下端向下复位,l延长鼻中轴。
2.洞穿缺损修复11在鼻根部翻转一个适当大小的皮下组织蒂瓣,l四周与鼻腔黏膜创缘缝合,l修复鼻衬里缺损,l然后,l取一个以滑车上血管为轴的岛状皮瓣覆盖鼻部创面,l供瓣区另取全厚皮片移植覆盖。或在两侧鼻唇沟处各掀起一适当大小的皮瓣或岛状皮瓣,l以一瓣翻转为衬里,l而以另一瓣旋转修复鼻部皮肤缺损,l两瓣瓦合,l两侧鼻唇沟创面可直接缝合。
【注意事项】
1.转移皮瓣的蒂部应保留适量的皮下组织,l以保证皮瓣的血液供应。
2.鼻唇沟皮瓣法只适合于老年人或局部皮肤松弛者。
(二)皮肤、i黏膜松解延长植骨法
【适应证】
严重鞍鼻畸形且皮肤及黏膜完整者。
【禁忌证】
皮肤及黏膜不正常。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鼻部皮肤延长11于鼻翼缘及鼻小柱做“V”形切口,l紧贴软骨及骨膜表面做广泛的皮下剥离,l上至眉间,l两侧至上颌部、i颧部,l下至上唇,l使得皮肤松动、i向鼻部牵移。
2.鼻部衬里延长11牵开切口,l显露鼻骨及软骨,l在梨状孔上缘约1.5cm处弧形切开骨膜,l向下剥离并掀起骨膜瓣,l至梨状孔上缘将鼻骨骨膜与鼻中隔黏膜分开,l并横行切开中隔黏膜,l梨状孔上部与鼻腔相通。沿梨状孔两侧继续向下剥离,l使骨膜瓣连同鼻下部一并向下转移,l将骨膜瓣覆盖在洞穿缺损上,l其创缘与梨状孔上缘缝合。
3.鞍状畸形矫正11切取自体髂骨或肋软骨,l雕刻成“L”,l形支架,l将其置于鼻梁位置,l其深面与鼻骨紧密贴合,l鼻小柱基部则抵于鼻前棘。
4.碟面畸形矫正11在龈颊沟做切口,l在骨膜下沿梨状孔两侧向上剥离,l形成骨膜下间隙,l将切取的骨块修成与梨状孔弧度一致的形态,l植于梨状孔两侧及上牙槽凹面,l用钢丝固定。关闭龈颊沟切口。
【注意事项】
术中支架不要过大,l以免张力过大,l影响伤口愈合。
(三)额部皮瓣矫正严重鞍鼻、i臭鼻症
【适应证】
严重鞍鼻、i臭鼻症患者,l鼻部皮肤完整。
【禁忌证】
局部皮肤不完整,l瘢痕组织广泛粘连。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从鼻孔内鼻侧软骨上缘做切口,l两侧贯通,l用剪刀向鼻背及鼻尖部做广泛分离,l充分松解挛缩,l将粘连、i移位的组织复位,l延长鼻部。
2.再按鼻延长后留下的创面大小,l切取以一侧或两侧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岛状皮瓣,l在额部、i鼻腔之间打一隧道,l将皮瓣由其中引入鼻腔内,l向内翻转,l边缘与鼻腔内创面的黏膜对应缝合。在鼻中隔处,l可将皮瓣中间皮肤剖开向两侧掀起,l与中隔部黏膜缝合。供瓣区稍加分离即可直接缝合。
3.术后鼻腔内应适当填塞碘仿纱条,l7~l0d拆除缝线。
【注意事项】
鼻与额部间的隧道应尽量宽松,l以免岛状瓣蒂部受压而出现皮瓣血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