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上肢病灶注射:颈椎间盘病灶区注射

【适应证】

1.椎间盘突出症

(1)膨出型。

(2)中央型和中间型突出。

(3)外侧型突出。

(4)后纵韧带钙化、i突出物未钙化。

(5)无严重心、i肺和肝肾功能疾患者。

2.颈椎病

(1)髓型颈椎病未出现脊髓压迫者。

(2)颈源性头痛和头晕。

(3)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源性疼痛。

【禁忌证】

(1)髓型颈椎病、i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脊髓压迫者。

(2)颈椎间盘突出症严重钙化。

(3)黄韧带肥厚、i小关节增生造成颈椎管狭窄。

(4)穿刺部位或全身合并感染。

(5)严重凝血机制障碍。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操作方法】

1.经棘突间隙颈部硬膜外前、i侧间隙置管法

(1)单次法:i适用于门诊病人。选择病变椎间盘同一棘突间隙穿刺,l常见穿刺部位为颈3~4、i颈4~5、i颈5~6、i颈6~7、i颈7~胸1、i颈2~3因位置较高,l椎管较窄,l且椎间盘病变少见,l故不宜穿刺。应由对颈部硬膜外穿刺熟练的医师操作。侧卧位。

确认病变椎间盘相应的颈椎棘突间隙后,l标记定位后,l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2~3ml做逐层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选择18号硬膜外穿刺针,l导针引导下开始穿刺,l缓慢进针,l抵达黄韧带前,l抽出针芯,l接上5ml玻璃注射器,l边进针边试针管阻力,l当阻力突然消失或病人出现异感、i肢体放射痛等现象时,l回抽无血无脑脊液,l用空气阻力消失法测定是否进入硬膜外间隙。当确认是硬膜外间隙后,l向患侧置人硬膜外导管2~3cm,l然后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重比重液3ml,l观察5min,l无脊麻现象,l即可注入配制好的镇痛复合液10ml,l镇痛复合液配方如下:i①2%利多卡因2.5ml,l维生素B120.5mg,l胞二磷胆碱250mg,l得宝松注射液lml混合后稀释到10ml,l注入硬膜外间隙,l每周注射1次,l一疗程4~5次。本配方适用于颈、i肩部疼痛急性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②2%利多卡因2.5ml,l维生素B120.5mg,l胞二磷胆碱250rag,l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l来比林针剂0.9g溶到混合液,l混匀后注入硬膜外腔。3~5d注射1次,l5次为一疗程。此配方适用于慢性病程和合并有糖尿病、i高血压病的患者。每次注射完毕后拔除硬膜外导管,l无菌纱布覆盖针眼。

(2)连续法:i适用于住院患者。操作方法与体位同单侧法。置入硬膜外导管后保留导管。药物配方:i①首次注药同单次法配方,l以后注入不含类固醇镇痛药的复合液(2%利多卡因2.5ml,l维生素B120.5mg,l胞二磷胆碱250mg,l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m1),l每天注药1次,l7d后拔管。②神经妥乐平3ml,l维生素B120.5mg,l2%利多卡因2ml,l用生理盐水稀释到8ml。此配方适用于颈源性头晕、i头痛、i根性神经源性疼痛和以上肢麻木为主症的患者。每天1次,l共用1周,l1周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2.椎体前外侧钩椎关节注射法

(1)患者取仰卧、i头后伸位。

(2)在胸锁乳突肌前缘,l环状软骨平面,l在可触及的下颈椎外侧缘处(相当于1C6横突水平)做一标记。然后对颈部皮肤及术者左手中、i示指消毒,l将气管、i食管推向内侧,l胸锁乳突肌拉向外侧,l用左手中、i示指将标记处组织轻柔分剥出肌沟,l触及到横突后逐渐向内侧移行至C6椎体前缘处,l在标记处进针,l可直接将针尖触及椎体骨,l回吸针筒无血液后,l再将药液缓慢注入。注药量一般为5~8ml,l可上下浸润多节段椎体,l(一般每2ml浸润一个节段),l药液渗入到钩椎关节、i椎间孔及硬膜外。

(3)药物配方:i①0.5%利多卡因溶液5~8ml,l内含维生素B120.5mg,1胞二磷胆碱250mg,l得保松注射液0.5ml或去炎舒松A140mg,l用于急性期治疗前期(3次以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②0.5%利多卡因溶液5~8ml,l内含维生素B120.5mg,l胞二磷胆碱250mg,l来比林针剂0.5g。用于治疗慢性病程、i急性期后期治疗患者,l合并有糖尿病、i高血压病患者可用此配方。

【注意事项】

(1)颈部硬膜外穿刺时,l一定要缓慢轻柔进针,l防止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刺伤。为避免出现脊麻,l在注射试验量后,l观察时间不少于5min。

(2)注药时要监测血压、i脉搏、iSPO2,l便于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

(3)注意回抽血液,l防止局麻药误入血管引起局麻药中毒反应或高敏反应。

(4)在分离肌钩触及颈椎体前外侧缘时,l动作一定要轻柔,l避免出现偶有的心动过缓和突发性昏厥。遇有颈短粗者,l穿刺十分困难时,l原则上应放弃而改用其他

(5)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l预防硬膜外间隙感染的发生。

(6)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l不可盲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