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适应证】
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
【禁忌证】
同LASIK手术。
【术前准备】
同LASIK手术。
【麻醉】
同LASIK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应认真核对输入电脑的手术参数,l包括患者姓名、i眼别、i切削量、i切削区大小等,l并做好能量校准和确认角膜刀工作正常。
2.按常规消毒、i铺手术巾,l粘贴睫毛,l以充分暴露术野。
3.开睑器开睑。
4.患者的训练。在去除角膜上皮之前,l可先运行“训练程序”,l嘱患者注视机内的同轴目标,l启动机器对角膜上皮进行切削,l使患者熟悉手术时的声响和气味,l并保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能够密切合作,l保持术眼固定。
5.去除角膜上皮。取得患者充分合作后,l即可开始手术。根据切削区的大小,l去除较切削区大1mm左右区域的角膜上皮。
6.激光切削。刮除上皮后应尽快进行切削,l嘱患者注视目标,l启动机器开始切削。
7.切削完毕后,l涂抗菌药物眼药膏,l眼垫包眼,l或戴治疗性软接触镜。
【术后处理】
1.术后24~48h内,l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和异物感。应嘱患者尽量休息。
2.术后当天日服止痛药和镇静药。
3.角膜上皮完全修复前,l每天换药、i检查,l用抗菌药物眼膏包眼。
4.角膜上皮愈合后开始滴糖皮质激素眼药水。
5.术后应定期复查,l通常术后1周、i1个月、i3个月、i6个月、i1年和2年要进行详细的检查,l检查的内容同术前检查各项。
【注惹事项】
1.术中没有使用自动跟踪系统时,l应在切削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眼球是否移动并及时中断切削。
2.切削过程中应注意切削面的含水量,l因为水分可吸收激光,l导致欠矫。如果切削过程中,l角膜表面水分增加,l可用角膜上皮刮刀轻轻将水拨开。不宜使用吸水材料,l以防导致角膜过分干燥。
3.术后用地塞米松或氟米龙减轻炎症反应,l但长期使用时,l前者更易引起高眼压。用药时间长短根据术后屈光状态和角膜雾状浑浊状态而作调整,l明显过矫者用药时间可缩短。一般来说,l第1个月每天4次,l然后逐渐减量,l整个过程为4—6个月。
4.上皮愈合迟缓。绝大多数患者术后3d内上皮愈合,l但少数4—5d以上才愈合,l特别是年龄较大者。绷带包扎双眼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5.角膜创面感染。术后戴治疗性接触镜者尤需注意防止感染。一旦发现,l应立刻做细菌、i真菌培养,l并局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6.切削区偏中心。
(1)中、i低近视眼偏离的程度<0.5mm,l对视力影响甚微。高度近视对切削区的对中心要求较高,l增大切削区可减少偏中心的影响。切削区偏中心一旦发生则很难处理。
(2)手术前对机器的检查以及训练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充分配合,l是防止发生明显偏离中心的关键。使用自动眼球追踪系统时,l应正确确定切削区中心。
7.中央岛状效应。可能与光学镜片中央损耗较大、i切削时水分积聚于中央以及术后角膜上皮增生等因素有关,l这种岛状改变常有逐渐消退的趋势。“飞点扫描”式激光系统,l或适当增加中央切削量可减少术后中央岛的发生。
8.虹视和眩光。术后角膜反应性水肿可引起虹视,l通常在数月内消失。当切削区过小时,l由于接近瞳孔直径,l在夜间易出现眩光,l增大切削直径或将切削区边缘切削成平滑的“过渡区”,l可降低眩光的发病率。
9.角膜雾状浑浊。与切削的深度以及切削面光滑程度有关。通常将术后角膜透明程度分为0~4级。一般2级以上的浑浊对视力有明显的影响。浑浊程度通常在1~2个月最明显,l然后逐渐减轻甚至消失。3~4级的浑浊如1年后仍不消退,l可考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10.眼压升高。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11.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复发。可能与手术的刺激以及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
12.再次手术。PRK术后由于欠矫或回退需再次手术者,l应在初次手术至少
1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