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手术治疗操作:翻瓣术

将牙周袋壁切开翻起,l暴露患根和牙槽骨,l在直视下刮除病变区的牙石、i菌斑和感染的肉芽组织并平整根面,l必要时修整牙槽骨外形,l然后将龈瓣复位缝合。翻瓣术是最常用的、i有效的牙周手术,l在此基础上,l可进行消除牙周袋、i促进骨修复、i重建牙周新附着、i牙龈美容手术等。

【适应证】

1.经基础治疗后,l仍遗留深牙周袋和慢性炎症。

2.需行牙槽骨的修整或植骨者。

3.根分叉病变伴深牙周袋,l需截除某一根者。

4.涉及附着龈的重度牙龈增生(尤其是前牙区)可以在切除部分增生牙龈的基础上行翻瓣术,l既可消除增生龈,l又可保留附着龈。

5.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禁忌证】

1.未经基础治疗或炎症较明显。

2.全身疾病未控制。

3.菌斑控制实施不佳。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根据牙周袋深度、i附着龈宽度和手术目的等,l决定水平的内斜切口位置。例如,l后牙的深袋、i附着龈较宽者,l可以在距龈缘2~3mm处做切口;需要保留牙龈以覆盖骨面或植入物时,l可沿龈缘处做内斜切口。水平切口应向患牙的近、i远、i中各延伸1~2个牙。

2.若手术涉及多个牙,l或需做骨修整、i根向复位瓣、i引导性再生术等,l应在术区两端(或一端)做纵切口。纵切口应位于龈乳头和龈缘交界处,l不可在乳头中央或龈缘的中央。

3.翻开黏膜骨膜瓣,l暴露患牙牙根和牙槽嵴顶,l若不需修整骨,l则尽量少暴露牙槽骨。

4.清除牙石、i平整根面,l刮除肉芽组织,l清洗创面,l将龈瓣复位,l缝合。

5.根据手术目的,l可将龈瓣复位于原来的高度(改良Widman术),l或向根方复位在牙槽嵴顶处(需做纵切口),l后者既可消灭牙周袋,l又可保存角化龈。

6.放置塞治剂。它有助于止血并使龈瓣紧贴牙面和骨面,l但塞治剂不是必须的。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尽量减少对牙槽骨不必要的损伤(温度、i机械等),l手术结束时龈瓣应尽量覆盖骨面,l避免骨面暴露。

2.用不同的缝合方法使龈瓣密贴骨面,l消灭死腔。

3.放置牙周塞治剂时,l不可将塞治剂压入龈瓣下方,l以免影响愈合。

4.术后6~8周内尽量勿探诊,l以免影响组织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