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位于腮腺的良性肿瘤、i恶性肿瘤。
2.反复发作的慢性腮腺炎,l范围广泛的涎瘘,l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3.类肿瘤型病变如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i嗜酸粒细胞淋巴肉芽肿。
【禁忌证】
1.急性炎症期。
2.全身严重系统性疾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l垫肩,l头偏向健侧。
2.手术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
3.一般选择“S”形切口,l上端起自耳屏前颧弓根部,l沿皮纹切开,l绕开耳垂向后,l沿下颌支后缘后方顺下颌角方向向前至舌骨大角平面。
4.切开皮肤、i皮下组织及下颌下区的颈阔肌,l沿腮腺咬肌筋膜浅面翻瓣,l显露腮腺上、i前、i下缘即可。向后翻瓣至胸锁乳突肌前缘。
5.寻找解剖分离面神经可采用顺行解剖法,l即从主干分离解剖面神经;亦可采用逆行解剖法,l即从面神经分支开始解剖分离面神经,l术中可根据肿瘤部位和经验选择不同方法。
6.通常在下颌角后上方处能找到面神经下颌缘支,l沿下颌缘支追踪至总干,l再解剖至其他各分支,l沿途结扎、i缝合残留的腺体。
7.对于腮腺手术范围的基本术式、i适应证目前定义为:i①腮腺全切术,l切除范围包括腮腺浅叶及深叶,l其适应证为腮腺深叶的良性肿瘤和腮腺恶性肿瘤。②腮腺浅叶切除术,l切除范围为面神经浅面的腮腺,l其适应证为腮腺浅叶的良性肿瘤。③腮腺部分切除术,l切除范围为肿瘤及肿瘤周围部分正常腮腺组织切除,l其适应证为腮腺后下部良性肿瘤和腮腺浅叶其他部位直径<1.5cm的良性肿瘤。
8.术中面神经的处理原则。良性肿瘤或临界瘤,l原则上应保留面神经。恶性肿瘤原则上不予保留。如恶性程度较低,l细胞分化好,l术中见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l或有一定距离者,l亦可考虑保留。
9.术后处理。术毕应冲洗伤口,l检查有无出血点,l伤口加压包扎或负压引流,l消灭死腔,l酌情应用抗生素。术后48h抽去引流条,l手术区加压包扎7~10d。负压引流术后通常放置2~3d,l去除后局部加压包扎3d。
【注意事项】
1.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诊断有多样性。术前应做必要的检查,l如B超、iCT扫描等,l有条件可做组织穿吸活检,l明确肿块的性质和部位,l以确定手术方案。
2.若术前无法明确诊断,l术中可同期行冷冻病理检查,l以明确肿块的性质,l选择合适的术式。
3.恶性肿瘤原则上行全腮腺切除,l是否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l应视肿瘤病理性质和局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而综合考虑。
4.术后禁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l预防涎瘘。
5.术后若出现面神经暂时麻痹者,l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
6.面神经未保留者,l术后应注意眼的保护,l给予眼罩,l金霉素眼膏涂敷,l以防暴露性角结膜炎。
7.如是腮腺肿瘤性疾病,l术后应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