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痛,l疼痛部位为眶下神经分布区。“扳机点”位于眶下孔、i下眼睑、i鼻唇沟、i上唇、i鼻翼、i鼻孔下方或口角区者。
2.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水乙醇注射等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
【禁忌证】
1.疼痛定性不明确者。
2.疼痛定位不准确者。
3.对疼痛较轻、i病程较短者,l应首先选择非手术疗法。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口外入路手术切口在患侧面部眶下缘下方约lcm处,l做长约2cm的横弧形切口。切开皮肤、i皮下组织、i面肌、i骨膜、i显露骨面,l自骨面剥离显露眶下孔和血管神经束。继用钝性分离法将眶下神经游离出来,l用两把止血钳分上下端夹住神经,l并在两钳之间切断,l缓慢扭转止血钳,l尽量将神经的近中段从眶下管拉出,l向孔外方逐渐扭转止血钳直至撕脱。然后将其远中段各分支末梢尽量从皮下撕脱。彻底止血后,l分层缝合软组织,l留置引流条。
2.口内入路在患侧尖牙窝部位,l于口腔黏膜转折处做横行切口,l长约4cm。切开黏骨膜,l暴露骨面,l并自骨面向上剥离掀起面颊部软组织,l暴露眶下孔和眶下血管神经束。仔细显露眶下孔周围骨面,l将神经束游离解剖出来,l并将出孔后的神经游离出一段。其余手术步骤及方法同“口外入路”。
【注意事项】
1.三叉神经末梢支撕脱术后复发率较高,l约为60%。故在手术中应尽量争取撕脱段距离长一些。
2.有的患者在手术后短期内在原患区可仍有疼痛感,l甚或与原疼痛相似,l这可能是来自中枢的“痕迹反应或记忆反应”,l经过对症处理,l症状多可逐渐消失。
3.术前应对患者讲明,l使之对术后出现相关区域的皮肤麻木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