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骨骨折复位固定术:下颌骨骨折骨间固定术

【适应证】

下颌骨体部正中骨折、i颏孔部位骨折、i下颌角骨折及髁突颈部骨折,l有错位及骀紊乱。

【禁忌证】

全身情况差,l应先抢救生命,l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做复位固定。

【操作程序及方法】

1.下颌骨正中部联合骨折,l可采用颏下切口及口内切口进路,l即在下颌前庭沟底由下颌双侧尖牙之间横行切开黏膜、i黏膜下组织及骨膜,l用骨膜剥离器将骨膜分离,l显露骨折线。移位骨段手法复位,l采用小钛板,l上下各固定一枚。夹板放置在牙根尖下方。此切口可用于颏孔部位骨折,l不同的是剥离范围要过颏孔远中,l注意保护颏神经,l夹板放置颏孔骨折线近下颌体下缘,l术后宜在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之间附加单颌牙弓夹板做辅助固定。

2.下颌角骨折颌下切口进路。切开皮肤、i皮下组织、i颈阔肌。骨折线位于咬肌区后方,l应切开颈深筋膜,l分离解剖面动脉及面前静脉,l必要时结扎切断该血管,l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从下颌下缘切断咬肌后份,l沿骨面向上分离掀起咬肌,l显露骨折线,l如错位明显,l应清除其周围血块或纤维肉芽组织,l用持骨钳夹持两骨断端,l手法复位。

3.选用小钛板,l先在设定部位钻孔,l再将螺钉就位后逐一拧紧。如采用偏心动力加压接骨板,l仅在靠下颌体下缘安置一枚即可。最后清洗创口,l分层缝合肌肉、i皮下及皮肤,l创腔内置人一橡皮片引流。

4.下颌角骨折口内切口进路。在翼下颌韧带前1cm处做纵行切口,l切开黏膜下至磨牙后外侧,l切开骨膜,l显露下颌支前缘及外斜嵴,l剥离骨膜直至下颌角外侧面,l显露骨折线用骨膜剥离器及持骨钳,l撬动复位。在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后,l用口内专用器械,l将螺钉拧紧。如无条件,l可在相应口外皮肤上做两个长0.5cm小切口,l钝性分离至小型接骨板的眼孔,l伸人特制套筒扳手,l将螺钉拧紧。

5.髁突颈部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高位者由关节头折裂至髁颈前下;低位者多由髁颈前折裂至髁颈后下方。

6.髁突颈部高位骨折骨间固定术宜由上入路,l即由颞部至耳前做弧形切口,l为隐蔽起见,l耳前切口应沿耳轮脚皱褶至耳屏游离缘。切开皮肤,l沿颞筋膜表面翻起皮瓣,l耳屏前切开皮肤,l沿软骨表面向前分离,l在颧弓表面紧贴骨膜向前分离,l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l必要时为使髁突复位,l可切断大部分翼外肌。

7.在充分剥离关节头及颈部显露骨折线后,l用自动牵引器牵拉暴露术野。将微型接骨板横跨骨折线用螺钉固定。术后分层缝合关节囊、i皮下组织及皮肤。皮肤缝合宜用5-0细丝线,l创内放置橡皮片引流。

8.髁突颈部低位骨折骨间固定术应从下颌下切口入路,l切断咬肌附着,l翻起咬肌,l钝性分离达髁突颈部显露骨折线。在下颌下切迹后斜面分离,l并切断部分翼外肌,l用剥离器将前移的髁突颈复位,l可用小钛板固定骨折线。

【注意事项】

1.以上各类骨折复位固定后,l均应进流食2周,l软食4~6周。

2.下颌角骨折口内切口入路,l应有良好的纤维光束照明。

3.髁突颈部骨折,l切断部分翼外肌,l填塞纱布暂时复位固定时,l术后勿忘将纱布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