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下颌骨矩形或帽沿式切除术X线片示相对局限、i未累及下颌骨下缘的良性肿瘤;邻近部位恶性肿瘤仅累及局部牙龈,l未累及颌骨者。
2.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X线片示已侵及下颌骨下缘的良性肿瘤;未累及下牙槽神经管的局限性牙龈癌;舌、i口底等邻近部位恶性肿瘤累及牙龈及相应颌骨。
3.一侧下颌骨切除术11下颌骨良性肿瘤已累及一侧下颌体及下颌支者;下颌骨原发性恶性肿瘤,l如颌骨中心性癌、i骨肉瘤等侵犯未超过中线者。
【禁忌证】
恶性肿瘤已有远处转移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下颌骨矩形或帽沿式切除术
(1)切口:i若肿瘤位于下前牙区时,l仅做口内切口,l即沿前庭沟做横行切口。若肿瘤位于下颌体后份时,l可选择行口内切口或可在下颁下缘下1.5~2cm处做口外切口。根据病变范围确定切口长度,l切开皮肤、i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2)显露及切除病变下颌骨:i沿颈阔肌深面向上分离至下颌下缘,l结扎面前静脉及面动脉,l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拔去截骨线上的牙齿,l沿病变外0.5~1.0cm做矩形或帽沿式骨切除。保留下颌下缘的健康骨组织,l锉平锐利骨缘,l用骨蜡止血。
(3)创口处理及缝合:i用等渗盐水冲洗术创,l充分止血后放置橡皮片引流条,l分层缝合创口,l局部予以加压包扎。
2.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
(1)切口及显露病变:i同“下颌骨矩形或帽沿式切除术”的下颌下切口。
(2)截骨:i拔除截骨线上的牙,l于下颌骨的内外侧面骨膜下或黏膜下穿以线锯,l切除病变骨组织。如截骨部分包含有下颌支部分,l请参见“一侧下颌骨切除术”。
(3)创口处理与缝合:i切除已离断的病变骨段后,l立即以骨蜡或电刀止血。等渗盐水冲洗术创,l口腔黏膜做间断和褥式缝合,l放置橡皮片或负压引流,l分层缝合创口。
3.一侧下领骨切除术
(1)切口:i如为良性肿瘤,l做一侧下颌下切口;如为恶性肿瘤可附加下唇切口,l以利显露。
(2)显露下颌骨:i将皮瓣向后上方牵拉,l用电刀切断咬肌附着,l向上分离显露下颌支。
(3)截骨:i拔除同侧中切牙,l以骨膜分离器分离舌侧骨膜,l经拔牙窝舌侧穿人线锯,l锯断下颌骨,l骨断面用骨蜡止血。
(4)摘除下颌骨;将患侧下颌骨向外侧牵拉,l沿颌舌沟或牙龈切开黏膜,l并使切口与颊侧黏膜切口相连。切断翼内肌下端附着,l于下颌支内侧面结扎切断下牙槽神经血管束,l剥离或切断喙突及下颌支前缘的颞肌附着。用骨膜分离器分离髁突颈部的关节囊,l并将翼外肌自髁突颈部剥离,l扭转下颌骨,l使髁突自关节窝内脱出,l完整摘除下颌骨及瘤体。
(5)创面处理及缝合:i间断缝合口腔黏膜及黏膜下层,l生理盐水冲洗创口,l立即植入自体骨或其他代用品,l或暂不行骨缺损修复。创腔内放置负压引流管,l分层缝合创口。
【注意事项】
1.术前必须备有完整而清晰的X线片及CT片,l以明确病变性质与范围。
2.已做活组织检查者,l应复查病理切片。性质不明者,l应在术前切取活检。
3.术中操作,l良性肿瘤应在肿瘤外0.5cm处截骨;未穿破骨膜者,l可以保留骨膜;恶性肿瘤不保留骨膜并根据侵犯范围切除颌周软组织。
4.注意呼吸道畅通,l特别是全麻未醒者,l应随时吸出分泌物。如有舌后坠情况,l应将舌牵引线拉紧,l使舌前伸,l并行固定。
5.术后除立即植骨或不能进食应行鼻饲流质外,l皆可口服流质;并逐步根据创口愈合情况改用半流质。
6.每天清洗口腔,l保持清洁,l食后用漱口剂漱口。
7.引流条一般在术后48h后抽除,l口外包扎一般维持5~7d。
8.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l对立即植骨者在拆线创口愈合后,l还应继续应用1周。
9.口外缝线l周拆除,l口内缝线一般在10d后拆除。
10.斜面导板应维持6~12个月以上,l直至咬合关系能保持时;如行颌间结扎一般维持4~6周,l以后可换用斜面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