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下份的良性肿瘤,l未累及上颌窦黏膜的低度恶性肿瘤。如分化程度较高的腭部鳞状细胞癌。
2.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未累及眶底及眶下缘骨质的上颌骨良性肿瘤,l已累及上颌窦底部黏膜的牙龈癌及腭部的恶性肿瘤。
3.上颌骨全切除术11累及全上颌骨的良性肿瘤,l如成釉细胞瘤;原发于上颌骨或上颌窦的恶性肿瘤,l或已侵犯至上颌窦腔内的牙龈及腭部的恶性肿瘤。
4.上颌骨扩大根治术11晚期上颌窦癌或牙龈癌已累及上颌窦后壁、i上壁及眶内容物。
【禁忌证】
同本章“五十三、i下颌骨切除术”。
【操作程序及方法】
1.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1)切口:i翻瓣范围较小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可不行口外切口,l可自一侧前庭沟基部切开黏膜和骨膜,l并向后延伸至上颌结节后部。需行口外切口者可沿鼻翼弧形切开,l经鼻底至鼻小柱根部再垂直向下做唇正中切口。切开唇颊沟黏膜后,l良性肿瘤可自骨面予以分离;恶性肿瘤应离瘤体一定距离分离。用骨膜剥离器向上剥离以显露上颌骨前壁及梨状孔边缘,l向后显露上颌结节。纵行切开腭部黏骨膜,l于硬软腭交界处垂直转向外侧切断软腭黏膜、i腭腱膜及鼻腔黏膜。
(2)凿骨:i拔除患侧上颌中切牙或侧切牙,l以宽骨凿自梨状孔边缘,l经前庭基部,l牙槽骨牙根尖上方至上颌结节附近,l凿开上颌骨前壁。自拔牙创到梨状孔凿开两侧上颌骨,l再沿腭中缝纵劈至硬、i软腭交界处,l最后用骨凿凿开上颌结节与蝶骨翼突的连接,l将肿瘤连同腭突和牙槽突一并取下。
(3)创口处理:i结扎活动出血点,l以骨蜡充分止血后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创,l如仍有渗血者可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l或以电凝止血。
(4)缝合:i颊黏膜创面可任其自行愈合,l亦可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不植皮者可直接在骨创上填以碘仿纱条后,l戴上腭护板。有口外切口者分层间断缝合口腔黏膜、i肌层和皮肤。
2.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1)切口翻瓣:i基本与上颌骨部分切除术相同,l但鼻翼旁切口应向上沿鼻面沟边缘延伸至内眦下约1cm处。
(2)凿骨:i剥离显露梨状孔边缘后,l自鼻腔顶、i鼻骨前端,l沿眶下缘下并斜向颧牙槽突至上颌结节的骨面,l截断上颌骨前壁。拔除患侧中切牙,l同前法切开硬腭中线的黏骨膜及硬、i软腭交界处的软组织,l选用宽骨凿自两中切牙间垂直劈开腭中缝(或穿以线锯锯断腭中缝),l最后凿开上颌结节与蝶骨翼突的连接,l将肿瘤连同骨块一并取下。
(3)创口处理及缝合:i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3.上颌骨全切除术
(1)切口翻瓣:i上唇及鼻侧切口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l但还应自内眦部沿眶下缘至外眦下做横切口。口内切口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2)截骨:i充分剥离眶下缘及梨状孔边缘的骨膜后,l向上牵开眶内容物,l经眶下裂穿人线锯于颧上颌突下,l锯断眶外缘与颧骨的连接。口内切口及其他处截骨与上颌骨次全切除术相同。如此法将各骨性连结完全离断后,l完整摘除上颌骨。
(3)创面处理与缝合:i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4.上颌骨扩大根治术
(1)切口翻瓣:i基本与上颌骨全切除术相同,l为充分暴露手术野,l可将眶下切口向外延长至颧弓处。如行眶内容物摘除时,l切开上下眼睑穹隆黏膜,l从眶上壁及侧壁骨面上分离眶内容物。此时即已显露出上颌窦前壁、i眼眶、i颧突、i喙突、i下颌支等。
(2)处理眶内容物:i将眶内容及眼球向前下牵引,l用大弯止血钳于眶窝尖部夹住视神经束及眼动静脉,l以视神经剪剪断视神经血管束,l并予结扎。
(3)切断颞肌及咬肌、i结扎颌内动脉:i横断颧骨上、i下方的颞肌与咬肌。于髁突后方游离出颌内动脉,l并予结扎。以线锯横断下颌升支。
(4)截开骨连接,l切取病变组织:i凿断眶外侧的颧骨额突、i颧骨颞突的连接。横断额颌缝,l劈开硬腭中缝及凿断翼突根部。剪断翼突上附着的翼内、i外肌及连接的软组织,l将含有病变组织的上颌骨、i颧骨、i眶内容物、i腭骨等一并取下。必要时搔刮筛窦及蝶窦。
(5)创面处理和缝合:i肿瘤及骨块切除后,l立即用热等渗盐水纱布压迫止血,l结扎活动出血点,l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术创。植入薄中厚皮片,l填以碘仿纱条与碘仿纱布,l反包扎固定或戴腭护板。面部伤口分层间断缝合。
【注意事项】
1.术前已做活组织检查者,l应复查病理切片。性质不明者,l宜先行活组织检查术。
2.术中在上颌骨各骨性连结断离时,l动作要快,l以避免过多失血;凿骨时慎勿弄破气管内插管。如行扩大根治术时,l则将水平凿横放于翼突根部,l予以凿断(注意用力方向应平行于颅底,l用力不可粗暴,l以避免损伤颅底骨)。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l及时吸引口内分泌物。
4.术后进食不多者,l应注意补液。口服或鼻饲流质均可。
5.注意口腔卫生,l多漱口,l并应用抗生素至口内拆除和开始更换敷料。
6.面部加压包扎在术后应维持5~7d。
7.口内填塞纱条与纱布一般在术后7~10d拆包与更换,l逐步减少敷料,l每日更换,l直至创口愈合。
8.口外缝线在术后5~7d拆除;口内缝线在术后10d拆除或让其自行脱落。
9.创口初步愈合后,l应早期锻炼张口,l早期进行赝复,l以防止瘢痕挛缩和尽早恢复语言与进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