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适应证】

1.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颌面部急慢性炎症。

3.面神经麻痹。

4.下牙槽神经损伤。

5.增殖性瘢痕。

6.涎腺炎。

【禁忌证】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i恶性肿瘤、i急性湿疹、i化脓性病变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颌面部疾病使用的有效电极(作用极)面积为7cm×10cm,l无效电极(非作用极)面积为lOcm×15cm。口腔内疾病使用有效电极面积为2cm×5cm,l无效电极面积为10cm×15cm。

2.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感觉障碍、i有无破损。检查治疗部位附近牙齿是否有金属充填体或金属套、i冠,l如有,l须在金属表面涂抹凡士林达到绝缘目的。

3.根据治疗部位,l选择大小适宜的有效电极与衬垫。

4.将所要导入的药液均匀洒在有效电极的绒布衬垫上,l无效电极只起通路作用,l不放药液。

5.有效电极的衬垫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l要紧密贴合治疗部位。在颌面部可用尼龙搭扣、i绷带、i沙袋固定。无效电极放在前臂处或颈后区。

6.检查电疗机的指针是否在零位,l导线连接极性是否正确。打开总开关,l再调整电位器,l使电流量逐渐缓升至所需要量。在允许范围内电流量根据患者感觉来定,l以轻微刺痒感但又不引起灼痛为宜。每次治疗时间为15~20min。

7.治疗完毕,l应先将电位器恢复至零位,l再关总开关,l取下电极及衬垫,l检查皮肤有无损伤,l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注意事项】

1.治疗前机器各调节钮应置零位,l检查导线、i电源线、i地线及导线夹子,l观测绝缘是否良好。

2.增减电流量应缓慢,l以免患者有电击感。皮肤无知觉者应严格注意电流量;有破损者应用橡皮膏贴盖加以保护。

3.治疗中如患者有异样感觉或不能耐受最低电流时,l应检查原因,l进行处理后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

4.带正电的药物离子从正极导入,l带负电的药物离子从负极导入。极性不可有误。

5.抗生素导入时,l由于药物易为电极下的电解产物破坏,l应采用非极化电极。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应先做过敏试验。

6.电流密度指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电流而言。有效电极一般为0.1~0.2mA/cm2,l儿童为0.02~0.08mA/cm2。

7.为防止衬垫上沾有寄生离子而影响药物导入,l每个衬垫只供一种药物使用。

8.直流电药物导入后,l由于电极下酸、i碱性产物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痒、i粗糙,l为保护皮肤,l可在治疗后局部涂抹酚甘油制剂。

9.配制药物的溶剂最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l以避免溶液内产生寄生离子。

10.每次治疗后必须用清水充分洗涤衬垫并煮沸消毒。口腔内衬垫、i电极使用后,l应先用消毒剂浸泡,l然后将衬垫煮沸消毒。

11.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有关情况,l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l不阅读,l不交谈,l保持清醒。

12.若有灼伤,l应及时处理并检查发生原因。常见的原因有:i①治疗部位皮肤破损或感觉障碍;②衬垫过薄,l电极上的电解产物渗透到皮肤;③衬垫面积太小,l电极板滑出而直接接触皮肤;④衬垫干湿不均匀,l部分太干或太湿;⑤衬垫与皮肤接触不良;⑥患者移动体位导致电极滑出接触皮肤;⑦治疗中,l患者有局部灼痛感但未告知操作者,l或操作者未及时发现。

13.应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

14.每日1次,l连续7~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