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超短波疗法

【适应证】

1.颌面部间隙感染。

2.颌面部疖痈。

3.急慢性骨膜炎、i骨髓炎。

4.第三磨牙(智齿)冠周炎。

5.面神经麻痹。

6.髁后韧带损伤。

7.拔牙后反应、i干槽症、i下牙槽神经损伤等。

8.急慢性根尖周炎。

【禁忌证】

1.恶性肿瘤。

2.出血倾向者。

3.高热患者。

4.活动性结核。

5.脓肿切开前后24h。

6.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全。

7.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者。

8.青光眼患者。

9.迷路炎患者。

10.脑脊液压力过高。

【操作程序及方法】

1.电极11口腔科常用的电极为圆形电极,l外包硬橡皮、i毛毡、i绒布等绝缘物。电极需安装在活动支架上使用。

2.电极放置11电极放置方法以电磁波能穿过全部病变区为准,l有三种放置方法;①单置法。一极放置在需要治疗部位,l另一极放置在空间。此时治疗部位浅层组织内电场强度最大。②双极并置法。两电极在同一平面上,l两电极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电极的直径。此时两电极相邻边缘之间浅层组织电场强度最大。③双极对置法。两个电极分别位于治疗部位的两侧。间隙较小的对置法,l电场集中在两极间的组织内,l浅层组织比深层组织的电场强度大。间隙较大的对置法,l电场能作用在较广泛的深浅层组织,l电场作用较均匀。

3.间隙11指治疗电极与体表之间的距离。用大功率治疗机时,l间隙应增大;用小功率治疗机时,l间隙应缩小。病变表浅时间隙缩小,l病变深在时间隙增大。口腔科多用小功率治疗机,l间隙在0.5~1cm之间。

4.剂量临床使用时,l机器功率是固定的,l间隙相对固定(约lcm),l电极大小固定,l通常只用通电时间长短及氖灯光亮度来调整剂量。判断剂量的标准如下:i①无温量指患者无温热感、i氖灯亮度若明若暗,l通电时间为8~10min,l适用于急性炎症和儿童患者;②微温量指患者有微温感,l氖灯亮度弱,l通电时间10~15min,l适用于亚急性炎症;③温热量指患者有温热感,l氖灯明亮,l通电时间20min,l适用于慢性炎症。操作者在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中所要求达到的感觉,l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注意事项】

1.操作时病变区需干燥,l避免热灼伤。

2.治疗时必须用木制床椅,l除去治疗部位附近的金属物品,l如可摘局部义齿、i耳环、i项链等。若口腔内有金属套、i冠应给小剂量。

3.治疗中导线不可交叉、i互碰或接触患者身体。

4.根据炎症变化随时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l如诉过热应减少输出量,l如头晕、i心慌应停止治疗。

5.儿童的头部和心脏部位不宜用对置法进行治疗。

6.每日1次,l10~2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