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主要用于龋病,l牙髓钙化,l牙内吸收,l根尖周病变,l牙发育异常,l牙周炎,l牙外伤,l牙根折裂,l较深大的修复体、i种植体及某些系统病累及牙周骨病变等的检查。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l但重度开口困难患者、i严重颅脑损伤及因严重系统病或其他病情严重无法配合者,l不宜拍摄。
【操作程序及方法】
最常应用的根尖片投照方法为根尖片分角线技术,l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位置11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l椅座呈水平位,l背托呈垂直位,l调节椅子高度,l使患者口角与术者腋部相平。患者坐位呈直立姿势,l头部靠在头托上,l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l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l头稍低,l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l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l头稍后仰,l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2.胶片分配11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l需用14张3cm×4cm胶片,l其分配方法如图8—1。如儿童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l一般用10张2cm×13cm胶片,l其分配方法如图8—2。
3.胶片放置及固定11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侧面。投照前牙时,l胶片竖放,l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l投照12时,l应以1的切缘为标准;投照后牙时,l胶片横放,l边缘高出颌面10mm左右。留有这些边缘,l其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胶片放好后,l嘱患者用手指固定或用持片夹固定。
图8—1成人根尖片胶片分配
注:i1~14为14张胶片投照顺序
图8—2儿童根尖片胶片分配
注:i1~10为10张胶片投照顺序
4.X线中心线
(1)X线中心线角度:i使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为了精确地显示每个牙根的长度,l应对每个牙根的情况采用不同的X线中心线投照角度。表8—1为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X线中心线投照角度,l可显示比较正确的牙图像。
表8—111投照上、i下颌牙齿时X线倾斜平均角度(垂直角度)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l应尽量呈直角投照。X线中心线向牙近、i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由于个体之间牙弓形态可以有较大区别,lX线水平角必须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l以避免牙影像重叠。如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不平行,l向远中或近中倾斜,l则在照片上所显示牙的邻面影像将相互重叠,l影响诊断。
(2)X线中心线位置:i投照根尖片时,l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l其在体表的位置如下。①投照上颌牙时,l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线,l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l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时,l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l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l即颧骨前方,l投照上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l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l即颧骨下缘。②在投照下颌牙时,l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lcm的假想连线上,l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射入。
【注意事项】
如果牙排列不整齐、i颌骨畸形或口内有较大肿物妨碍将胶片放在正常位置上时,l可根据牙的长轴和胶片所处的位置改变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l胶片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l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i腭部低平、i口底浅的患者,l则胶片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l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儿童因牙弓发育尚未完成,l腭部低平,l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