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诊断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i肌肉组织,l观察其电兴奋性的改变,l以了解神经、i肌肉系统某些疾病并判断其预后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电诊断检查可了解下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功能状态,l判断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程度、i范围以及恢复情况,l并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对神经、i肌肉疾病进行相对性定位,l帮助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一)直流-感应电检查
又称古典式电诊断,l是用断续直流电和感应电刺激神经和肌肉,l根据肌肉反应以判断神经、i肌肉功能状态。
【适应证】
1.诊断周围神经损害。
2.排除周围神经损害。
【禁忌证】
1.心肺功能衰竭。
2.急性炎症。
3.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
4.出血倾向。
5.高热。
6.安装心脏起搏器。
7.电极区皮下有金属物者。
【仪器设备】
直流感应电治疗机(断续直流电的脉宽100~11000ms,l电压0~80V,l单相方波脉冲,l并有极性转换开关。感应电或新感应电为波宽1ms左右的峰形波);直径约1cm的手动断续主电极一个,l辅电极采用普通直流电治疗用的电极,l面积100cm2以上;导线2条;温水1杯。
【操作程序】
1.测试前检查仪器各旋钮是否在正常的位置,l并详细阅读“检查申请单”,l了解检查目的与要求。患者取卧位或坐位,l暴露检查部位,l肌肉放松。告诉患者刺激时被检查部位有麻刺抽动感。
2.检查程序为先检查健侧,l后检查患侧;先用感应电流刺激,l后用直流电刺激;先检查神经,l后检查肌肉。
3.主电极和辅电极的衬垫均用温水湿润。检查头面部和上肢时,l将辅电极放置肩胛区;检查下肢时,l将辅电极放置腰骶部。检查者一手握住手柄主电极,l用手指按电极上的断续器,l另一手缓慢调节电流的输出旋钮,l同时主电极在欲测的神经干或肌肉上缓慢移动,l观察肌肉收缩情况,l确定运动点(反应最大的点,l一般在肌腹的中点)。
4.在运动点上逐渐降低电流强度,l至刚刚可见肌肉收缩反应,l此时的电流为阈电流,l记录电流量(mA数)。
5.直流电检查时先用阴极电刺激求得阈电流强度,l在电流强度不变情况下,l转换电流方向用阳极刺激,l比较阴极和阳极电流刺激时的肌肉收缩强度。
6.记录观察所见情况和电流数值,l如对结果有怀疑,l应重复检查。检查完毕将各旋钮复原,l关闭电源,l取下电极衬垫洗净晾干备用。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7.判定标准可分为①正常反应:i以感应电刺激神经和肌肉时均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以直流电刺激神经肌肉时在通电和断电时的瞬间各引起1次闪光样收缩;极性公式无改变,l阴通>阳通;阈值差1~2ms或大致相等;②异常反应:i刺激阈值升高或降低。当一侧改变时,l比对侧差50%以上为异常。当双侧改变,l以经验值为标准。
【注意事项】
1.仪器需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l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2.检查者应熟悉神经、i肌肉解剖和各运动点的位置,l选点要正确。
3.检查前了解被检查部位的皮肤是否适合接受检查,l以及是否有感觉异常。
4.手柄电极应保持湿润,l发现电极变干时应及时蘸水。
5.肉眼观察时尽量保证在每次刺激后产生肌肉最小收缩以求取阈值。
6.电刺激引起患者不适时,l可休息片刻再继续检查。如果检查时间长,l患者已出现疲劳不适而又无肯定结果时,l应终止检查,l待2~3d后再查。
7.全身或检查局部水肿、i检查部位有瘢痕时,l由于组织的含水量会影响导电性,l分析结果时必须考虑这一问题,l并注意健、i患侧比较。
8.操作完成后,l电流输出回零。避免再次开机电击患者。
9.检查当日不做其他物理治疗及检查,l空腹时不宜进行。
(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法
用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的依从关系所绘成的曲线来确定神经肌肉兴奋性以诊断疾病。
【适应证】
同本节“直流一感应电检查”中的“适应证”。
【禁忌证】
同本节“直流感应电检查”中的“禁忌证”。
【仪器设备】
需有恒流或恒压式输出方波的仪器,l能在0.01~11000ms的范围内很准确地调节波宽,l依次为11000、i500、i100、i50、i10、i5、i1、i0.5、i0.1、i0.05、i0.03、i0.01ms。刺激频率可以手控或自控,l自控频率以0.5~2Hz。刺激主电极直径为icm,l辅电极用100cm2直流电疗用的电极;导线2条;温水1杯。
【操作程序】
1.检查治疗各旋钮是否在“0”位,l然后接通电源。
2.患者取舒适体位,l暴露检查部位。
3.确定运动点,l用方波从最长波宽开始依次以11000、i500、i100、i50、i10、i5、i1、i0.5、i0.1、i0.05、i0.03、i0.01ms进行刺激,l求取相应的基强度。
4.将作用时间和相应基强度记录在对数坐标纸上,l横轴表示脉冲时间,l自0.01~11000ms,l以对数分度表示;纵轴为基强度,l恒流刺激用对数值标定,l恒压刺激用真值标定。自0.1~100mA,l以对数分度表示,l然后将各点连成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和位置、i基强度及肌肉收缩的特点对外周神经功能进行分析。
5.判定标准
(1)弯折:i正常的强度一时间曲线是一平滑连续的近似于等边双曲线,l没有弯折。而当有神经变性时,l出现弯折。曲线中出现弯折是有神经变性的突出特性。
(2)曲线位置:i正常的曲线位于坐标上的左下方。左边标志为机器输出最短脉冲能引起肌肉反应。下边标志用各种波宽刺激基强度。而当神经变性时,l曲线位置改变,l向右、i上移动。部分神经变性反应有移动并伴有弯折。而完全神经变性反应曲线右上移位明显,l无弯折,l或弯折左移。
如有神经变性,l一般在伤后数日曲线出现典型失神经表现。
如测出完全失神经支配的曲线,l表明肌肉和神经有严重变性和完全断离。
当神经出现再生时,l曲线可从右上向左下移动,l完全失神经支配的平滑曲线可出现弯折,l而部分失神经支配的不平滑曲线弯折消失。
【注意事项】
1.该检查一般在神经损伤后10~15d进行,l因此时才能出现典型的病变曲线。
2.检查时主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l压力适宜,l观察肌肉收缩的标准要一致。
3.操作完成后,l电流输出回零。避免再次开机电击患者。
4.空腹时不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