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慢性和亚急性炎症和伤病、i肌纤维织炎、i扭挫伤、i风湿性关节炎、i类风湿性关节炎、i骨性关节病、i肩关节周围炎、i骨折延期愈合、i伤口延期愈合、i胃、i十二指肠溃疡、i胃炎、i结肠炎、i胆囊炎、i肾炎、i急性肾功能衰竭、i神经炎、i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2.高热治疗与放疗、i化疗综合治疗适用于皮肤癌、i乳癌、i淋巴结转移癌、i恶性淋巴瘤、i宫颈癌、i膀胱癌、i结肠与直肠癌、i骨肿瘤、i食管癌、i胃癌、i肺癌等。
【禁忌证】
恶性肿瘤(高热治疗时除外)、i出血倾向、i局部金属异物、i装有心脏起搏器、i心肺功能不全、i颅内压增高、i青光眼、i妊娠、i活动性结核。
【仪器设备】
短波治疗仪,l能输出波长22.12m、i频率13.56MHz或波长11.06m、i频率27.12MHz的短波电流,l以其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于人体。
1.常规治疗仪功率200~300W,l附有电缆电极、i由电缆电极盘绕成的盘形电极或鼓形电极、i不同大小的涡流电极、i不同大小的圆形、i矩形电容电极。并附有毡垫、i梳状分隔器、i氖光灯管。其他用品有沙袋、i棉垫、i毛巾等。
2.脉冲治疗仪脉冲峰功率1kW,l平均功率80~120W,l附有不同直径的圆形电容电极、i毡垫、i氖光灯管等,l用于非热效应治疗。脉冲治疗仪也能输出连续短波。
3.高热治疗仪11功率1~2kw,l附有不同直径的圆形电容电极、i氖光灯管等。有的治疗仪附有冷却皮肤的水袋或循环水冷却系统、i测温监控系统。
【操作程序】
1.治疗前患者除去身上的金属物品,l取舒适体位,l治疗部位可不裸露。高热治疗时则需裸露治疗部位。
2.选用治疗需用的电极,l不同类型电极的操作方法不同。
(1)采用盘形电极或鼓形电极时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上。选用电缆电极时,l将电缆按治疗部位的形状盘绕成各种形状,l如:i肢体治疗时盘绕成圆桶状,l脊柱部位治疗时盘绕纽襻状;治疗肩背时盘绕成螺旋状。电缆间以梳状分隔器固定。电缆电极留出的两端应等长。电缆-般盘绕3~4圈。电缆圈间应距离2~3cm。盘形电极、i鼓形电极、i电缆电极与皮肤之间间隔1~3cm,l其间可垫以毡垫、i棉垫、i毛巾。
(2)采用涡流电极时,l选用治疗所需的电极,l安装于治疗仪的支臂上,l移动支臂,l使涡流电极置于治疗部位上,l距离1~3cm,l也可贴近皮肤。
(3)采用电容电极时,l选用治疗所需的电极,l操作方法与超短波疗法相同。
3.检查治疗仪的各开关旋钮是否在应在位置,l电流输出是否在零位,l电极馈线的两个插头是否牢固插在输出孔内。接通电源,l治疗仪预热1~3min。
4.将治疗仪接通“高压”,l调节输出钮至“治疗”档,l再调节“调谐”钮。
5.治疗剂量按患者治疗时局部的温热感觉分为Ⅳ级。
无热量(Ⅰ级):i无温热感,l在温热感觉阈下,l多用于疾病的急性期。
微热量(Ⅱ级):i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l多用于疾病的亚急性期。
温热量(Ⅲ级):i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l多用于疾病的慢性期、i急性。肾功能衰竭。
热量(Ⅳ级):i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l多用于恶性肿瘤。
6.治疗过程中,l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l以便及时调节剂量。如患者感觉过热、i烫痛,l应中止治疗,l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否烧伤,l如有烧伤,l应及时处理。
7.每次治疗10、i15或20min,l急性肾功能衰竭每次治疗30~40min,l肿瘤热疗每次40~60min。
8.治疗完毕,l将治疗仪输出调回到零位,l关闭高压与电源,l从患者身上取下电缆,l移开电极。
9.-般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l1O、i15或20次为1个疗程。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每日1或2次,l5~10次为1个疗程。肿瘤热疗每周1~2次,l10~15次为1个疗程,l与放疗、i化疗同步。
【注意事项】
1.治疗室应铺绝缘地板,l治疗仪应接地线。各种设施应符合电疗安全技术要求。
2.患者应在木床和木椅上治疗。如遇特殊情况需在金属床上治疗时,l应避免治疗仪、i电缆、i电极与金属床相接触,l电缆、i电极下方垫以棉被或橡胶布。
3.治疗前检查治疗仪各部件能否正常工作,l电缆电极是否完好无损,l电极插头是否牢固,l不得使用破损有故障的治疗仪与附件。
4.治疗过程中,l患者不得任意挪动体位或触摸金属物。
5.治疗中避免治疗仪的两根输出电缆相搭或交叉、i打圈,l间距不宜小于治疗仪输出插孔的距离,l以免形成短路、i损坏电缆并减弱治疗剂量。电缆也不得直接搭在患者身上,l以免引起烫伤。
6.头面、i眼、i睾丸部位,l尤其在婴幼儿,l不得进行温热量与热量治疗。
7.感觉障碍与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治疗时,l不应依靠患者的主诉来调节剂量,l谨防过热烧伤。
8.手表、i手机、i收录机、i电视机、i移动电话、i精密电子仪器应远离治疗仪,l以免损坏仪器和发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