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软组织扭挫伤、i肌纤维织炎、i慢性关节炎、i肩关节周围炎、i腱鞘炎、i术后外伤后浸润、i骨折或骨关节术后关节挛缩、i关节纤维性强直、i瘢痕增生、i坐骨神经痛等。
【禁忌证】
高热、i昏迷、i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i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i结核、i恶性肿瘤、i出血倾向、i开放性伤口、i感染性皮肤病、i孕妇腰腹部、i对石蜡过敏者。
【仪器设备】
1.熔点为50~55℃的白色医用石蜡。
2.电热熔蜡槽,l上层为蜡液,l底层为水,l在槽底以电热法加热熔蜡。也可以采用双层套锅(槽)隔水加热熔蜡。
3.其他用品有耐高温塑料布、i木盘或搪瓷盘、i铝盘、i搪瓷筒、i搪瓷盆、i铝勺、i排笔、i保温棉垫、iO~100℃温度计、i刮蜡小铲刀、i毛巾等。
【操作程序】
治疗前,l将石蜡块加热使之完全熔化,l达80℃以上,l备用。
1.蜡饼法
(1)将加热后完全熔化的蜡液倒入木盘或搪瓷盘、i铝盘中,l使蜡液厚2~3cm,l自然冷却至石蜡初步凝结成块(表面45~50℃)。
(2)患者取舒适体位,l暴露治疗部位,l下垫棉垫与塑料布。
(3)用小铲刀将蜡块从盘中取出,l敷于治疗部位,l外包塑料布与棉垫保温。
(4)每次治疗20~30min。治疗完毕,l打开棉垫、i塑料布,l取出冷却的蜡块并擦去患者皮肤上的汗和蜡块上所沾的汗,l把蜡块放回蜡槽内。
(5)治疗,l每日或隔日1次,l15~20次为1个疗程。
2.浸蜡法
(1)将加热后完全熔化的蜡液冷却到55~60℃,l留置于熔蜡槽或倒人搪瓷盆(筒)中。
(2)患者取舒适体位,l暴露治疗部位。
(3)患者将需治疗的手(足)涂上-层凡士林后,l浸入蜡液后立即提出,l蜡液在手(足)浸入部分的表面冷却形成-薄层蜡膜,l如此反复浸入、i提出多次,l再次浸蜡时蜡的边缘不可超过第-层蜡膜边缘,l直到体表的蜡层厚达0.5~1cm,l成为手套(袜套)样,l然后再持续浸于蜡液中。
(4)每次治疗20~30min。治疗完毕,l患者将手(足)从蜡液中提出,l将蜡膜层剥下,l擦去患者皮肤上的汗,l把蜡放回蜡槽内。
(5)治疗,l每日或隔日1次,l15~20次为1个疗程。
3.刷蜡法
(1)将加热后完全熔化的蜡液冷却到55~60℃,l留置于熔蜡槽或倒入搪瓷盆(筒)中。
(2)患者取舒适体位,l暴露治疗部位。
(3)操作者用排笔浸蘸蜡液后在治疗部位皮肤上涂刷,l使蜡液在皮肤表面冷却凝成-薄层蜡膜,l如此反复涂刷,l直到蜡厚0.5~1cm时,l外面再包-块热蜡饼,l或继续将蜡膜涂刷到1~2cm,l然后用塑料布、i棉垫包裹保温。
(4)每次治疗20~30min。治疗完毕,l将蜡块取下,l将蜡膜层剥下,l用毛巾擦去患者皮肤上的汗和蜡块上所沾的汗,l把蜡块放回蜡槽(盆)内。
(5)治疗,l每日或隔日1次,l15~20次为1个疗程。
石蜡的清洁法:i①石蜡用于治疗后,l每1次都应先擦去蜡块表面所沾的汗水和毛发、i皮屑等杂物,l方可放回蜡槽内加热、i反复使用。②石蜡使用-段时间后因混入杂质而变黄,l并因蜡屑脱落,l蜡量减少,l需酌情定时加入10%~20%新蜡,l以保持石蜡清洁、i质纯。③石蜡使用-段时间后要定时清除杂质,l可采用水洗沉淀法,l将石蜡熔化后加入相当于石蜡量1/3~1/2的热水,l搅拌混合后静置,l石蜡上浮,l水与杂质下沉,l取出石蜡即可清除底部杂质或从蜡槽底部将水与杂质排出。
【注意事项】
1.熔解石蜡时必须隔水间接加热,l不得直接加热,l以免石蜡变质、i燃烧。
2.蜡疗前治疗部位要清洗干净。如有长毛发须先剃去。
3.蜡疗过程中,l患者不得任意活动治疗部位,l防止蜡块或蜡膜破裂,l使蜡液流动而致烫伤。
4.蜡疗过程中,l患者如感觉过烫应及时中止治疗,l检查原因并予处理。
5.感觉障碍或血液循环障碍部位蜡疗时蜡温宜稍低,l但应注意观察,l防止烫伤。骨突部位垫小块胶布可防止烫伤。
6.少数人蜡疗后治疗部位可能出现皮疹、i瘙痒等过敏反应,l即应停止蜡疗,l对症处理。
7.石蜡治疗使用后擦拭干净可反复使用,l但应定时清洁、i消毒,l加新蜡,l保持蜡质。伤口用蜡应于治疗后妥善处理。面部用蜡应单独加温熔化。
8.石蜡易燃,l应注意保存、i防火。
9.定期检查电热蜡槽的恒温器及电线,l失灵的恒温器应及时更换,l以免过热,l引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