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疗法:正负压疗法

【适应证】

1.单纯性静脉曲张,l静脉炎早期和病情已稳定的动脉栓塞引起的循环障碍。

2.四肢动脉粥样硬化,l动脉中层硬化,l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周围血液循环障碍,l包括外伤后血管痉挛、i雷诺现象(雷诺病)、i弛缓性瘫痪合并循环障碍(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性综合征)。

4.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病变,l如多动脉炎、i硬皮病、i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脉管炎、i系统性红斑狼疮。

5.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6.局部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溃疡、i压疮、i组织坏死等。

7.其他非禁忌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l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

8.淋巴水肿,l如乳腺癌术后术侧上肢淋巴性水肿。

9.冷伤。

10.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禁忌证】

出血倾向;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栓塞早期;近期有外伤史;动脉瘤;大面积坏疽;血管手术后;治疗部位有感染灶;治疗部位有恶性肿瘤。

【仪器设备】

采用舱式正负压治疗仪,l其主要部件有;高度和倾斜角度可调的透明筒状压舱;密封、i肢体固定装鬣;操作和控制系统;压力表。

【操作程序】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2.调整好压力舱的高度和倾斜角度,l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位舒适便于治疗。如患肢水肿,l可采取水平位;如无水肿仅有动脉循环障碍,l可稍向下倾斜。于压力舱底部垫数层大毛巾。

3.将患肢裸露,l伸入舱内,l用与患肢周径相符的柔软而有弹性的垫圈,l使之在压力舱口处固定,l并密封舱口。

4.移动治疗仪,l使舱口尽量靠近患肢根部,l再将患者的坐椅或床与仪器用皮带固定好。

5.设定所需的正、i负压力值。通常设定在-50mmHg(-6.67kPa)~+100mmHg(+13.3kPa)较适宜。治疗时宜从正压相开始,l使肢体淤血排除后,l再给予负压使之充血。

6.设置持续时间。打开电源开关,l舱内压力从“0”开始缓慢增高,l达到设定的正压值后,l维持-段时间,l缓慢下降至负压设定值,l保持-段时间后,l再缓慢回升,l每1周期为90s或更长时间。

7.单侧肢体每次治疗30min~60min,l若双侧均需治疗,l则每-肢体治疗45min;若病情较重,l患肢可治疗1.5h,l另-肢体治疗30min。

8.病情极重者,l可每日治疗数次,l但不宜1次连续治疗时间过长。-般每日1次,l或每周治疗5或6次,l如病情有所减轻,l可减至每周治疗3次。20~30次为1个疗程。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结合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和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2.每次治疗前应检查患肢,l若存在尚未结痂的溃疡面或压疮,l应加以隔离保护后再行治疗;若有新鲜出血伤口,l则应暂缓治疗。

3.治疗时,l应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行之,l患者应无感觉障碍。

4.治疗过程中,l应注意观察患肢的颜色变化,l并及时询问患者的感觉,l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剂量。

5.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治疗作用,l以解除其顾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