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按医嘱准备口服药。用于预防、i诊断和治疗疾病。
【用物准备】
药柜内备有各种药物及用具,l如量杯、i滴管、i研钵、i药匙、i湿纱布或小毛巾,l发药盘或发药车,l药杯,l小药卡,l服药单(本),l水壶盛凉开水,l治疗巾。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洗手,l戴口罩。
2.根据服药本上床号、i姓名、i药名、i浓度、i剂量、i时间、i用法进行配药。经双人查对后方可发药。
3.按规定时间送药至床前,l核对床号、i姓名无误,l并呼唤病人姓名后再发药。帮助病人将所发的药及时服下。
4.年老、i体弱、i小儿及危重病人应喂药,l鼻饲病人应将研碎药物溶解后从胃管内灌人,l灌注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l灌注药物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
5.若病人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交班。
6.发药完毕,l清理用物。药杯浸泡消毒,l清洗、i干燥后备用。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i操作前,l操作中,l操作后核查。
七对:i床号、i姓名、i药物名称、i浓度、i剂量、i用药方法及时间。
2.剂量要准确,l同时服用几种水剂时,l应分别倒入各自药杯内。同时服用2杯以上药物时应一次取离药盘,l以免错拿或漏拿。
3.严格依照医嘱按时给药。发药前应收集病人有关资料,l因特殊检查及手术而需禁食者,l暂不发药,l并做好交班。
4.对易发生过敏反应药物应在使用前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l使用中需加强病情观察。
5.了解病人所服药物的作用、i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l做必要宣教。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l如酸类、i铁剂,l服用时避免与牙齿接触,l可用吸管吸人或服药后漱口。服用铁剂忌饮茶,l防止铁剂和茶叶中的鞣酸结合形成难溶性铁盐,l阻碍吸收。
(2)止咳溶液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l服后不宜饮水,l以免冲淡药物,l降低疗效。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溶液。
(3)磺胺类药和发汗药服后多饮水。磺胺类药由肾脏排出,l尿少时易析出结晶,l引起肾小管阻塞;发汗药起降温作用,l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
(4)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
(5)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应先测量脉率(心率)及节律,l如脉率低于60/min或节律异常,l应停服并报告医生。
7.发药时,l病人如提出疑问,l应重新核对,l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l再给病人服下。
8.发药后,l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l必要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