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配合

【目的】

穿刺心包放液,l解除心脏压塞。对心包液进行常规、i生化、i细菌及细胞学检查,l以明确病因。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11基础治疗盘1套,l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i穿刺针、i导丝、i止血钳2把、i纱布数块、i孔巾1块、i弯盘1个),l2ml、il0ml、i50ml注射器各1支,l无菌治疗碗1个,l量杯1个,l无菌手套2副,l试管数支,l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

2.药品准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i阿托品、i多巴胺、i局部麻醉药、i2%利多卡因。

【操作方法及配合】

1.查对床号、i姓名,l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l以取得合作。

2.心电监护。

3.建立静脉通路,l静脉输入生理盐水500ml。

4.取半卧位或坐位。

5.穿刺点的选择见《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6.协助术者确定穿刺部位后,l常规消毒局部皮肤,l铺孔巾,l局部麻醉。

7.穿刺成功后,l通过导丝将心包穿刺导管插人心包腔内,l即可抽液。记录抽液总量,l将抽出的液体按需要分别盛于试管内送检。

8.留置导管,l局部以无菌纱布覆盖,l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严密心电图、i血压监护。

3.抽液速度宜缓慢,l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内。

4.首次抽液量以l00ml左右为妥,l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l以免抽液过多引起心脏急性扩张。

5.若抽出液体为血性积液,l应先抽出3~5ml,l如放置5~l0min不凝固,l再行抽液。

6.术中若病人感到不适,l如心跳加快、i出冷汗、i头晕、i气短等,l应立即停止操作,l做好急救准备。

7.术后静卧4h,l测脉搏、i血压,l每30min测量1次,l共4次,l以后24h内,l每2~4h测量1次。

8.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l保护伤口,l防止感染。

9.冲洗导管每日1次,l以防导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