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更换伤口敷料。
2.保持伤口清洁,l促进伤口愈合及舒适。
3.做好伤口评估和敷料选择。
4.预防、i控制伤口感染。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置纱布、i各种敷料、i棉球、i胶布、i绷带、i弯盘、i治疗碗及镊子或持物钳2把、i垫巾、i无菌生理盐水、i75%乙醇、i汽油。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洗手、i戴口罩。
2.核对医嘱,l评估伤口,l选择敷料,l洗手,l准备用物。
3.遮挡病人,l暴露伤口,l铺垫巾于伤口下。
4.揭开绷带或外层敷料。
5.以镊子取下内层敷料,l若敷料粘连则以生理盐水沾湿后再取下。
6.取另一把持物钳,l以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l再用生理盐水棉球,l由内往外清洗。若为污染伤口,l由外往内清洗,l再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7.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l并妥善固定。
8.进行卫生宣教,l并讲解注意事项。
9.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及床单位。
10.正确处理用物。
11.洗手,l记录。
【注意事项】
1.保持敷料干燥,l敷料潮湿时,l必须立即予更换。
2.包扎伤口时,l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l不可固定太紧,l包扎肢体时从身体远端到近端,l促进静脉回流。
3.手术后遗留于皮肤的消毒药水可用温水毛巾擦拭;胶布留下的痕迹可用汽油或松节油擦拭。
4.保持双手持镊法,l左手摄相对无菌,l右手镊接触伤口。接触病人的镊子不得直接接触敷料,l敷料不能过湿。
5.换药时,l应按照从清洁、i污染、i感染、i特殊感染的原则进行,l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