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负压置换疗法

【目的】

吸引鼻腔内分泌物,l促进鼻窦引流,l利用负压使药液进入鼻窦以达到治疗目的。

【用物准备】

治疗盘、i橄榄头、i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i药液、i负压吸引装置(墙壁负压吸引装置)、i镊子、i滴管、i面巾纸。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取仰卧、i肩下垫枕,l头尽量后垂或头低垂位,l使下颌部和两个外耳道口连线与水平线(即床面)垂直。

2.沿两侧鼻孔贴壁缓慢滴人微温的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3~5滴,l以利于窦口打开,l2~3min后嘱病人擤尽鼻涕(萎缩性鼻炎禁用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l保持卧位同前,l每侧鼻腔均滴入2~3ml药液,l嘱其张口呼吸。

3.用连接吸引器(负压<241kPa)的橄榄头紧塞一侧鼻孔,l1~2s后急速移开,l同时另一手拿面巾纸轻压对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l吸引期间嘱病人连续发“开、i开、i开”音,l使软腭上举以关闭咽腔,l随即进行间断吸引,l如此重复6~8次,l双鼻孔交替进行,l使鼻窦内分泌物吸出的同时,l药液进入鼻窦。

4.若幼儿不能合作者,l其哭泣时软腭已自动上举,l封闭鼻咽部,l即使不发“开、i开、i开”音,l也可达到治疗要求。根据病情,l1~2d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操作者动作要轻巧,l抽吸时间不可过长、i负压不可过大(一般不超过241kPa),l以免损伤鼻腔黏膜,l引起头痛、i耳痛及鼻出血,l如发现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吸引。

2.在急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l不用此法,l以免加重出血或使感染扩散。

3.高血压病人不宜用此法,l因治疗中应用麻黄素,l所取头位和鼻内的真空状态可使病人血压增高、i头痛加重。

4.鼻腔肿瘤及局部或全身有病变而易鼻出血者,l不宜采用此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