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切片取材技术:概述

1.本节内容适用于活检和尸检标本(检材)的肉眼检查(巨检)和组织学取材。

2.标本取材可在其固定前或固定后进行。

3.小标本和不完整的器官组织通常为活检组织,l包括:i①子宫内膜的刮取物;②浅在或深在部位的穿刺物;③皮肤组织;④浅表的或经由内镜钳取或切取的黏膜组织;⑤经由微创手术由器官和(或)肿瘤中切取的多量不完整组织等。

(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数,l多量时进行估量)、i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堆测量)、i形状、i色泽和质地等。

(2)少量的小标本,l应全部取材制片。

(3)多量的小标本,l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l可尽量多地(尤其是眼观疑为异常者)取材制片,l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中性甲醛中妥善保存备用。

(4)黏膜和皮肤组织应予“立埋”,l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底面垂直,l使其切片同时显示检材的各层结构。

(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4.大标本通常为手术切除或尸检取出的器官和(或)肿瘤。

(1)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2)描述和记录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lmm或cm)、i形状、i色泽、i表面、i质地等,l球形或近于球形的结节状标本可测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l描述和记录其性状特点,l例如实性和(或)囊性及其所占比例、i色泽、i质地、i纹理、i坏死;囊肿壁的厚度及其内外表面、i囊腔内容物及其性状等。有的脏器,l例如前列腺、i胰腺、i甲状腺等,l应间隔一定距离(甚至间距2mm左右)做多个平行切面,l检查有无微小肿物。

(4)带有脏器的标本,l应描述和记录病变处与有关脏器的毗邻关系特点。

(5)必要时,l绘简图说明巨检病变的特点和解剖学关系,l并注明取材部位的编号,l以便镜检时定位。

(6)切取有代表性病变区域的组织制片,l适量包括与病变区域毗邻的“正常”结构和坏死组织等。

(7)完整切除的肿瘤标本,l切取的组织块应包括其包膜,l较大的肿瘤应酌情多处包膜取材(参见后述)。

(8)切取组织块的刀具必须锋利,l严防挤压组织。

(9)切取组织块的数量,l依巨检病变的具体情况酌定,l一般以满足诊断需要为准。组织块的面积,l通常在2cm×1.5cm以内,l厚度不超过3mm(快速包埋制片时则应尽量薄些)。

(10)组织块的切面应平整。需要指定组织块的包埋面时,l可将其非包埋面切出凹痕作为标记。管壁和囊壁组织应立埋。

(11)标本摄影,l必要时酌情进行(标本固定前或固定后)。

①肿瘤:i包括的整体和切面特点及其解剖学关系。

②消化道:i包括整体标本的浆膜面外观和剪开后的黏膜面外观。新鲜标本摄影后,l将剪开、i展平的标本用大头针钉在薄木板上,l置于4%中性甲醛中漂浮(标本朝下方)固定过夜。

5.切取组织块的编号、i数量和取材后是否尚有标本存留等均应在活检记录单的肉眼检查描写栏内和取材工作单中注明,l以便镜检时核对切片。例如,l①组织较少、i全部包埋制片者,l可注明“全”字;②针吸、i内镜取材或少量易碎的组织,l须用软纸妥善包裹(以防制片过程中丢失),l可注明“包”字;③取材后尚有存留的标本,l可注明“留”字等。

6.需要重新肉眼检查标本时,l应在有关病例活检记录单中补充必要的文字描述;需要补充切取组织块时,l应按上述取材操作程序进行,l并应在相关活检记录单、i取材工作单中和编号小条上注明“补”字。

7.关于活检和尸检标本巨检和组织学取材的其他事项,l分别参见第2章第一节“四、i标本的巨检、i组织学取材和记录”和本章第三节的“二、i尸检方法和肉眼检查要点”、i“三、i死胎和新生儿尸检注意要点”、i“六、i尸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取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