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切片取材技术:大肠

(一)检材基本类型

1.经内镜获取的小块组织。

2.手术切除。

(二)有关的主要疾病

1.肿瘤(大肠癌等)。

2.息肉病。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4.Crohn病等。

(三)常用术式

主要是肠段切除术。

(四)切除标本的肉眼检查

1.确定被切除大肠的部位,l有无结肠带和结肠袋。

2.长度、i直径(或周径)。

3.外形。狭窄(单发、i多发),l扩张,l憩室,l实性突出物,l套叠,l扭转等。

4.浆膜面。充血,l附着:i纤维蛋白、i脓液,l纤维性粘连,l出血,l穿孔,l肿瘤浸润等。

5.由浆膜面触摸肠壁有无肿物及其部位。

6.将肠内容物小心挤出并观察其性状,l然后由肠系膜的附丽缘剪开肠管(若有肿物,l由该肿物对侧壁剪开),l轻轻用水冲净肠内容。注意肠腔内有否寄生虫或其他异物。

7.肠壁。厚度,l肿物,l质地(硬度),l弹性,l色泽等。

8.黏膜。

(1)溃疡:i数目,l部位,l直径,l形状(地图样不规则、i横行、i裂隙状、i较细小而散在),l色泽,l边缘(平坦、i隆起、i鼠噬样),l底部,l出血,l穿孔,l坏死(是否呈棉絮样),l溃疡间黏膜(大致正常、i呈现病变)等。注意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肉眼鉴别。

(2)肿瘤:i数目,l部位,l大小,l形状(结节样、i菜花样、i溃疡性、i弥漫性、i黏液性),l浸润深度(是否达到、i侵破浆膜层),l侵犯范围,l肿瘤与两侧断端的距离,l肿瘤与齿状线、i腹膜反折的距离等。参见本节“四、i肿瘤(包括软组织检材)的一般性肉眼检查”。

(3)憩室:i数目,l大小(长度、i直径),l位置(与结肠带的关系),l内容,l溃疡,l出血,l穿孔等。

宜先将肠管的一端结扎,l由另一端注入4%中性甲醛并将该断端结扎,l置于4%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过夜后再摄影和切开肠壁检查、i取材。

(4)无溃疡、i无“肿瘤”处的黏膜:i皱襞情况(消失),l卵石路面样,l水肿,l出血,l假膜,l糜烂,l裂隙,l息肉(大小、i绒毛性、i有蒂、i宽底),l假性息肉,l色泽(黑变病),l自溶等。

9.阑尾(若有)。参见本节“八、i阑尾”。

(五)切片取材

1.肿瘤

(1)l~4块(视肿瘤大小),l包括肿瘤处的肠壁全层和与肿瘤边缘相连的“正常”黏膜。

(2)上、i下断端各1~2块(与断端垂直)。

(3)肛门会阴切除的标本:i肛门直肠连接处1块。

2.溃疡包括溃疡底、i壁和与其相邻的黏膜,l酌量取材。

3.息肉和腺瘤

(1)无蒂者:i息肉主体1块(图3—24a)。

(2)有蒂者:i蒂部的手术断端(横切面)1块,l息肉主体连同蒂部纵切1块(图3—24b)。

(3)较大息肉:i常规取材后的剩余部分酌情增加取材。

4.憩室包括憩室底、i壁和与其相邻的肠壁,l酌量取材。

图3—24结肠息肉和腺瘤的取材

5.无溃疡、i无“肿瘤”处的黏膜酌量取材。

6.淋巴结

(1)肿瘤标本:i淋巴结全部取材,l参见本节“四、i肿瘤(包括软组织检材)的一般性肉眼检查”和“三十四、i淋巴结”。

①可将淋巴结大致分为:iA.肿瘤周围组;B.肿瘤远侧组;C.肿瘤近侧组;D.手术切缘组(被结扎的血管周围区域)。

②结肠癌:i可按标本中有关动脉走行位置标记淋巴结群(图3-25):iA.肠系膜上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l引流结肠左曲以上的盲肠、i升结肠和横结肠;1B.肠系膜下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l)引流结肠左曲以下的降结肠、i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参见本节“四、i肿瘤(包括软组织检材)的一般性肉眼检查”和“三十四、i淋巴结”]。

③直肠癌:iA.上组(位于齿状线以上),l引流直肠壁;B.下组(位于齿状线以下),l引流肛管和肛周。

(2)非肿瘤标本:i酌情酌量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