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切片取材技术:子宫内容物
(一)检材基本类型
1.刮出物。
2.切(咬)取物。
3.排除物。
(二)有关的主要疾病
1.子宫功能性出血。
2.不孕症。
3.流产。
4.肿瘤(子宫内膜腺癌、i子宫平滑肌肿瘤、i滋养层细胞肿瘤等)。
(三)常用术式
常用术式为刮宫术。
(四)肉眼检查
1.先将装在容器内浸泡于4%中性甲醛中的检材倾倒于放在台面的滤纸上;必要时用生理盐水轻轻地洗去检材中的黏液和血性液体。
2.确定检材为刮出物、i切(咬)取物抑或排出物。
3.检材(聚堆)的三维长度。
4.数量。少量时精确计数,l多量时可以估计。
5.常规检查。色泽、i质地、i血凝块(占全部检材的比例、i内含物),l坏死物。
6.胎盘绒毛(必要时在解剖显微镜下检查)。水肿绒毛、i水泡状物、i成串的葡萄状物,l较厚的膜状物(蜕膜),l蜕膜管型,l囊状物(胎囊),l颗粒样物(胚胎)等。
7.胚胎检查。
(1)胎囊:i完整(直径)、i破裂,l羊膜囊(直径),l卵黄囊(直径)。
(2)胚胎:i①原基性;②已发育;长度、i性别、i畸形、i浸软、i胎体的一部分(部位);④顶一臀长度(借以估计妊娠的时间表3—2)。
表3—2人胚发育时间与其长度、i重量的关系
注:i①引自Arey1LB.Development1anatomy.7th1ed.Philadelphia,11WB1Saunders1Co,11965:104;②胚盘全长;③指妊娠期的月份(约29.5d)
(五)切片取材
1.少量检材应全部取材。
2.多量检材应酌量取材(尤其选取蜕膜样物、i绒毛样物等具有特殊形态的检材)。
3.疑为肿瘤性病变时,l原则上全部取材;若检材过多,l应尽量多地选取代表性检材,l其余检材应妥为固定保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