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超声检查无放射性辐射,l不受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l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l能够实时地清晰显示胆囊和胆道系统,l显示胆系结石、i肿瘤等病变,l还能进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

【适应证】

1.胆道系统结石。

2.胆道系统炎症。

3.胆囊腺肌症。

4.胆囊息肉样病变。

5.胆道系统肿瘤。

6.胆道蛔虫。

7.先天性胆道异常。

8.黄疸的鉴别诊断。

【检查方法】

1.患者准备

(1)患者须禁食8h以上,l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l改日复查。

2.扫查方法

(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l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l用探头加压推挤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l探头稍向左倾斜,l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l探头从肋缘下向膈肌斜切面扫查,l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l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l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l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检查内容】

1.胆囊的形态、i大小,l壁的厚度。

2.胆囊内有无胆泥、i结石、i息肉性病变或肿瘤。

3.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l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l扩张程度、i范围、i部位。

5.胆管有无结石、i肿瘤、i局部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

1.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l横断面呈椭圆形。正常胆囊轮廓整齐、i清晰。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l透声性好。

2.胆囊纵轴指向肝门,l颈部位置较深,l邻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l底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3.超声测量

(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5cm,l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5cm;在胆囊的测量中,l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

(2)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2mm,l测量时探头须垂直于胆囊壁,l否则会产生囊壁增厚的假象。

【正常胆道】

1.肝内胆管,l左、i右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l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2.肝外胆管,l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i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l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l前方为胃十二指肠,l胆管下段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l不易清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5.0mm,l下段内径不超过8~l0mm,l高龄者有增宽趋势。

【注意事项】

1.超声可提示诊断的病变。

(1)急性胆囊炎、i明显的慢性胆囊炎、i胆石症。

(2)胆囊息肉性病变。

(3)胆总管、i肝管囊肿。

(4)梗阻性黄疸。

(5)肝内胆管结石。

2.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确诊的病变。

(1)胆囊内1cm大小的实性占位。

(2)胆囊癌。

(3)胆管结石。

(4)肝内外胆管扩张。

(5)胆道蛔虫、i化脓性胆管炎。

(6)胆囊、i胆道术后并发症。

3.提示胆系轻度异常,l需进一步检查。

(1)胆囊腺肌症。

(2)胆囊癌合并感染或结石。

(3)早期胆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