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直肠病变
(1)大便次数频繁或形状改变。
(2)黏液脓血便或原因不明便血。
(3)慢性腹泻伴消瘦。
(4)会阴部、i下腹部原因不明的长期胀痛。
(5)肛门指诊发现直肠内肿块。
(6)直肠癌的术前分期。
(7)直肠周围慢性脓肿。
2.前列腺、i精囊、i膀胱病变
(1)有尿频、i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l或有排尿困难、i血尿,l经腹壁超声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者。
(2)前列腺疾病(肿瘤、i增生、i炎症等)。
(3)后尿道结石、i息肉、i肿瘤、i狭窄等。
(4)精囊疾病,l如炎症、i结石、i肿瘤等。
(5)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肿瘤与其他病变。
3.检测子宫、i附件病变(宜采用端扫式探头)。
【禁忌证】
1.急腹症与严重的腹腔感染,l如肠穿孔、i肠梗阻与急性腹膜炎等。肛管直肠周围急性感染或损伤致剧烈疼痛,l如肛周脓肿和肛裂及严重痔疮伴出血等。
2.肛管、i直肠狭窄。
3.直肠或乙状结肠内异物未取出。
4.精神病患者或不合作者。
5.孕妇与月经期。
6.严重心肺疾病与功能不全,l如严重的高血压、i心律失常、i冠心病、i脑供血不足,l包括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高血压的不稳定期。如必须检查,l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l除操作谨慎轻柔外,l应在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检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
(1)将双平面或端扫式直肠腔内超声探头用干净薄乳胶套(或避孕套)套上,l底部用橡皮筋扎紧。如使用双平面探头可于注水孔内注入清水20~30ml后再将水抽净以排除乳胶套与探头之间的空气。
(2)病人准备
①了解病情和病史以及既往有关检查资料。
②检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l说明检查目的,l消除患者紧张情绪,l以得到患者的配合。
③行直肠疾病检查者,l于检查前两天进食少渣饮食,l术前一天进流质食物,l可口服蓖麻油30ml或其他缓泻剂。检查前2h温水灌肠1~2次,l以清除直肠内与肠壁上残渣后,l再保留200~300ml生理盐水于直肠内。
④行前列腺、i膀胱、i精囊腺、i子宫、i附件检查,l于检查前灌肠以排空直肠内容物。
2.体位
(1)左侧卧位,l两腿屈起弯曲身体,l使两膝部尽量靠近脐部,l这是最常用的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的患者体位。
(2)膝胸位,l患者俯卧,l双膝屈起跪伏在床上,l胸部着床,l臀部抬高,l脊柱与床呈近45°角。身体短小与肥胖患者可采用此体位检查。
(3)截石位,l需使用专用检查台,l患者仰卧,l两腿放在腿架上,l将臀部移至检查台边。过度肥胖患者,l因侧卧位不易暴露肛门,l可采用此体位,l目前少用。
3.探测技术
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后,l暴露臀部与肛门,l检查者戴手套先行肛门指诊检查,l初步了解病变部位与范围,l再将涂有耦合剂的直肠腔内超声探头插入肛门,l插入时嘱患者张口深呼吸,l并放松腹部与肛门。开始先将探头方向指向脐部,l进入肛门并通过肛管后,l再将探头方向指向骶骨岬,l顺利到达直肠壶腹部后再略指向脐部,l插入时可边旋转探头,l边观察边向前推进,l直到直肠上段,l此时探头伸入约12~15°m。如使用双平面探头应依检查需要交替使用线阵平面与扇形平面。
4.观察项目
(1)直肠壁黏膜是否光滑,l肠壁是否增厚以及肠壁周围情况。
(2)直肠肿瘤的位置、i范围及与肛门的距离。
(3)直肠肿瘤侵入肠壁深度并据此进行分期。
(4)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5)直肠周围脏器如膀胱三角区、i尿道内口附近、i前列腺、i精囊腺、i子宫与卵巢等是否受累。
(6)直肠壁周围间隙是否有慢性脓肿或其他病变。
(7)前列腺是否增大,l有无增生、i慢性炎症或肿瘤。精囊腺有无增大、i炎症、i肿瘤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