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骨、关节平面与断层显像

与全身骨显像比较,l骨骼、i骨关节局部平面(包括特殊体位)和断层显像的优越性在于:i①避免解剖结构重叠对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影响;②提高深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③降低邻近组织或器官高放射性的影响;④区别体表放射性污染;⑤断层显像能获得靶与非靶组织的高信噪比和对比度,l使诊断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常规采用静态显像,l可以任选局部平面(含特殊体位)、i断层显像。对四肢小关节和深部结构(如股骨头)显像,l有条件者也可采用针孔准直放大显像。

【适应证】

(1)常在全身骨显像基础上进行。当全身骨显像怀疑因解剖结构重叠、i深部病变或受邻近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性干扰等,l可行骨、i骨关节局部平面(包括特殊体位)和(或)断层显像。

(2)临床和相关影像定位肯定,l或病变仅位于局部骨骼、i关节,l或病变较为局限者,l可直接进行局部平面(包括特殊体位)和断层显像。

(3)对既往有局灶性或局部骨、i骨关节病变(如肿瘤、i炎症、i外伤等)进行定期随访。

(4)观察股骨头血供状况和移植骨的血供、i成活状况。

(5)诊断与鉴别诊断局部应力性骨折、i细微骨折和骨质疏松引起的节段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6)诊断急性或早期骨髓炎,l判断鼻旁窦炎或鼻腔疾病侵犯邻近头颅骨骼。

(7)怀疑局部骨、i骨关节疾病,l但X线结果未见异常者,l或虽有异常改变但须进一步鉴别诊断者。

(8)诊断局部骨关节功能紊乱(如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9)监测人工关节松动或是否合并感染。

(10)脊柱、i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

1.显像剂11骨显像剂同全身骨显像,l但关节显像也可静脉注射99mTc04-,l成年人剂量为111~185MBq(3~5mCi)。

2.显像方法

(1)局部静态骨、i骨关节平面显像:i受检者准备同全身骨显像。

①显像体位:i根据具体情况患者取仰卧位、i俯卧位或特殊体位,l一般采集前位和后位两个体位,l原则上检查部位、i探头角度和影像采集帧数视临床要求而定。对不同部位可疑阳性病变,l采用不同的特殊体位显像以帮助定位、i定性诊断。

②采集条件:i采集时探头可配置低能通用型或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l选择能峰140keV,l窗宽20%,l矩阵为128×128或256×256,l采集足够计数使骨影像显示清晰。对足骨和手骨局部显像,l有条件也可应用针孔准直器。髋关节和儿童关节显像有条件时也可使用聚焦型准直器。

(2)骨、i关节断层显像:i受检者准备同局部静态骨、i骨关节平面显像。

①显像体位:i骨、i关节断层显像最好以平面显像或其他影像为基础,l或在静态平面显像后继续做骨断层显像(检查前嘱患者再一次排尿)。患者仰卧或俯卧于1SPECT检查床上,l尽量舒适,l固定肢体,l保持体位对称。

②采集条件:i通常探头配置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或低能通用型准直器,l能峰140keV,l窗宽20%,l矩阵为128×128;探头尽量贴近患者体表运行,l旋转角度为180°或360°,l投影角度、i帧数、i采集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③影像处理:i根据诊断需要进行横断位、i冠状位或矢状位单一或组合式影像重建,l有条件和需要时可行三维影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常规注意事项11同全身骨显像,l参见第一节。

2.断层显像

(1)由于采集时间较长,l患者可能在采集过程中移动,l从而造成伪影,l因此,l应告诫患者采集时尽量不动,l并让患者躺得舒服;用皮带固定手脚有助于患者保持体位,l对于下背部疼痛的患者可以在其膝下放一个枕头。

(2)如果计数率低于下列数值,l可适当增加采集时间:i颅骨<1.51k/s、i脊柱<2.51k/s、i膝关节<1.51k/s、i骨盆<2.51k/s。

3.局部骨、i关节平面显像

(1)为充分暴露病灶,l显示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l正式采集前,l应先选择体位和探头角度,l在相机下仔细观察其效果,l效果不佳者,l宜再调节体位和探头,l直至满意后再正式采集图像。

(2)对于不能平卧的患者,l不必强调卧位,l可采用其他体位,l如坐位、i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