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通过时间测定

食管通过时间测定是了解食管运动功能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当含有放射性显像剂的食物被吞食后,l随着食管的蠕动,l放射性显像剂随之通过食管并进入胃。用γ照相机连续采集此过程,l即可获得食团通过食管时的影像变化和相应参数,l如食管通过时间。

【适应证】

(1)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2)继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l如系统性硬化症、i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

(3)药物、i手术等疗效的观察。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检查前应禁食4~121h。

2.显像荆11应具备稳定的化学性质,l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原有状态不变,l且不被食管、i胃肠道黏膜吸收,l常用99mTc—SC(硫胶体),l剂量18.5~371MBq(0.5~1.01mCi)。

3.采集条件

(1)患者取直立位,l面向γ照相机或SPECT探头,l配备低能高灵敏或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设置能峰1401keY,l窗宽20%,l矩阵64×64,l使视野上界为口咽部,l下界为胃底部。

(2)嘱患者将含有18.5~371MBQ的151m199mTc-硫胶体溶液吸入口中,l并保留在口腔内。在患者做一次弹丸式吞咽的同时启动计算机,l0.51s/帧,l共120帧;随后301s/帧,l共8帧。在整个检查过程中,l自第1次吞咽以后每隔301S干咽1次。

4.图像处理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出全食管及分段食管(分为上、i中、i下段),l处理得到时间一放射性曲线,l分析其通过时间及通过率,l计算公式如下:i

Ct=[Emax-Et]/Emax×100%

Q为时间f时的食管通过率;Emax为开始吞咽后即刻的食管最大计数率;Et为时间t时的食管计数率。

【注意事项】

(1)体位、i显像剂种类和容积、i吞咽频率等都会影响结果,l故需注意方法的标准化,l结果才会具有可比性。

(2)采集和干咽的方式以及参数的选择必须保持一致。

(3)患者头部取侧位,l胸部紧贴探头,l避免口接触到准直器造成污染。

(4)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显像剂,l但应满足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