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动脉插管,l以超选择方法将导管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经过导管把放射性药物引入并使其滞留在肿瘤局部,l发挥栓塞、i内照射及化学治疗等多种作用,l达到治疗效果。核医学科医师应与临床有关科室医师合作完成动脉内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
【适应证】
(1)肿瘤血管丰富,l有明确的单一动脉供血者。
(2)肿瘤供血无动脉畸形或变异者。
(3)肿瘤无显著的动静脉分流者。
【禁忌证】
(1)肿瘤血供差,l坏死广泛者。
(2)肿瘤有动静脉瘘,l且分流量大者。
(3)全身、i插管局部和皮肤有急性感染尚未得到控制者。
(4)各种出血性疾病。
【放射药物】
目前主要选用发射β粒子核素。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32P、i90Y和131I等,l常用的载体有玻璃微球、i明胶微球、i树脂微球、i快速凝缩栓塞剂、i碘化油、i鱼肝油酸钠等。要求放射性核素与载体具有高机械稳定性、i高化学稳定性,l微球大小为46~761um;放射性活度为370~5551MBq(10~151mCi),l微球相对体积质量<2.5。
【治疗方法】
(1)放射性微球必须制备成混悬液方能注射。由于微球比重大,l一般应加甘油使之混悬,l保证微球在注射中不会沉降。
(2)动脉导管应尽可能放入到最接近肿瘤的动脉。若系表浅肿瘤可先经导管注射亚甲蓝,l观察亚甲蓝是否集中分布在肿瘤部位;若系深部肿瘤可同时注射99mTcS胶体或99mTc-MAA,l观察肿瘤部位是否有放射性集中浓聚。
(3)放射性微球的总用量视肿瘤的大小而定,l一般应保证肿瘤组织的吸收剂量达到60~1001Gy,l故放射性微球的总活度为1.85~3.71GBq(50~1001mCi);若肿瘤较大,l活度甚至可达7.41GBq(2001mCi)。
【注意事项】
(1)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属正常,l较大量出血要及时对症处理。
(2)注意穿破血管,l一旦发生,l要及时处理,l如手术修补血管等。
(3)注意预防血管栓塞、i导管栓塞、i导管或导丝折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