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输注途径:输注系统

(一)组成

输液系统由储液器和输液管组成。

1.对于商品化的瓶装液态营养液,l容器即为储液器;对于需要调配的营养液,l输注袋即是储液器。

2.输液管应包括调速开关及可供选择的给药口。

(二)连接

输液管一端与储液器相匹配连接;另一端无需转接管,l直接与喂养管相连接。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操作前洗手制度。

2.每个患者使用一套设备,l做到专人专用。

3.输注系统中尽可能减少转接点,l形成储液器-输液管-喂养管直接连接。

4.输液管每24小时更换1次。在某些病例中,l特别是患者处于极易被感染的情况下,l则须每次换1根输液管。

5.储液器每24小时须彻底清洗消毒1次。

6.长期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l须考虑输液管与储液器的材质。

聚氯乙烯(PVC)输液管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输注管,l其中添加二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DEHP)作为增塑剂。长期应用时,l导管中的DEHP可以析出至营养液中。大剂量DEHP可导致雄性实验动物生殖系统损害并引发恶性肿瘤。

2002年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ood1and1Drug1Administration1of1United1States,lFDA)发布了对含DEHP增塑剂PVC医疗设备的警示文件,l其中把肠内营养列为可能导致高剂量DEHP暴露的临床操作之一,l并建议在有其他材质导管可用时选用不含DEHP导管。

(四)胃肠内置管的操作

1.鼻胃管

(1)适应证

①烧伤患者、i某些胃肠道疾病、i短肠及接受化放疗的患者。

②由全肠外营养过渡至肠外加肠内营养及由肠内营养过渡至自主口服进食者。

③因神经或精神障碍所致的进食不足及因口咽、i食管疾病而不能进食者。

(2)禁忌证

①胃肠道功能衰竭。

②肠梗阻。

③急腹症。

④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3)操作方法:i将鼻饲管光滑的头端自患者最宽大的一侧鼻孔插入鼻咽部,l如果患者能吞咽,l让其吞咽,l使鼻饲管进入胃内。

(4)注意事项

①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l每次暂停输液时,l用25~50ml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管道,l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1次。

②最好只用于肠内营养液输注,l如须通过鼻肠管给病人喂药,l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至少用30ml无菌盐水或无菌水),l以免堵管。

③每次更换肠内营养液,l或对管道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疑问时,l可通过内容物1pH测定法检查鼻胃管的位置,l每天应至少进行3次。

④拔出管道之前,l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管道,l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l关闭导管连接头处的防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l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

⑤生产商一般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6~8周。

2.鼻空肠管

(1)适应证

①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患者。

②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同鼻胃管。

(3)操作方法

①放置鼻空肠管者,l让患者向右翻身,l借助胃的蠕动将管的头端推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l或借助透视和内镜的帮助,l将鼻饲管直接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②目前有一种螺旋型鼻肠管,l导管远端成螺旋状。在胃动力正常情况下,l只须按鼻胃管置管的方式将导管放置入胃内,l取出导引钢丝后,l在8~12h内鼻肠管可自行通过幽门。

(4)注意事项

①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数日内往往出现胃排空障碍,l建议手术患者可在术前1d预先放置。

②在没有胃动力的情况下,l可在X线透视下或在内镜帮助下通过幽门。

③其余同鼻胃管注意事项。

3.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

(1)适应证:i胃肠道功能正常,l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的患者,l病程1个月以上。

①吞咽反射损伤(多发性硬化、i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i脑血管意外),l中枢性麻痹,l意识障碍(重症监护的患者)。

②痴呆。

③耳鼻喉科肿瘤(咽部、i喉部、i口腔)。

④颌面部肿瘤。

(2)禁忌证

①不可进行透视检查,l食管阻塞,l不可能将胃壁和腹壁贴近者(胃大部切除、i腹水、i肝大等)。

②急性胰腺炎或腹膜炎。

③以下情况放置PEG管十分困难或危险,l应慎用:i胃肿瘤、i脓毒症、i凝血障碍(如血友病)。

(3)操作步骤:i严格按生产厂商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导管移除:i推荐在内镜下移出导管。

(5)注意事项

①护理医疗记录中必须记录置人体内的胃造口管的品牌、i管径和长度。

②在放置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管6~8h后,l最好24h后再开始进行营养液的输注。

③每次更换新的肠内营养液,l或对管道是否位于正确位置有任何怀疑时,l应用1pH试纸来确定管道的位置,l且每天至少检查3次。

④在管饲喂养及给药前后都应用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l且至少每小时冲洗1次以防止管道阻塞。

⑤每天检查造口部位皮肤有无发红或肿胀,l并进行皮肤局部消毒。造口完全愈合后,l造口周围皮肤即可清洗,l并保持皮肤干燥。每天将胃造口管旋转180°,l防止发生“包埋”综合征。

⑥8~10个月后用内镜核查胃造口管的状况及位置。

⑦长期PEG喂养患者,l若需要更换PEG导管,l可选用球囊型胃造口管经皮进行原位置换,l无须重新经内镜置管。

4.经皮内镜引导下空肠造口管(PEJ)

(1)适应证

①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患者。

②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排空障碍,l例如手术后早期阶段的患者。1111

③可用肠内营养,l也可适用于对阻塞的胃肠道进行引流减压。

④放置PEJ可以解决误吸问题,l对于进展期肿瘤非手术患者,l放置PEJ不仅可以建立梗阻部位远端行肠内营养的途径,l也可以从胃造口管进行引流减压。

(2)禁忌证:i肠道吸收障碍、i麻痹性肠梗阻、i急腹症。

(3)操作步骤:i严格按生产商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注意事项

①每次更换营养液时均应检查管道是否处于正确位置,l如果有怀疑时应进行检查,l另外每天至少检查不少于3次。

②每次更换营养液以及给药前后,l每隔8小时均应用10~25mI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以免堵塞。

③PEJ在体内可放置>6周。

④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营养液的输送速度。

5.手术放置胃造口管

(1)适应证

①胃肠道功能完好,l须长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管道。

②胃减压。

(2)禁忌证:i对放置胃造口管有禁忌的患者,l如胃部感染、i腹水、i腹膜癌。

(3)操作步骤:i严格按生产商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注意事项

①胃造口管的放置和撤除应依据产品的寿命,l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②每天检查造口处是否有红肿现象,l消毒皮肤。当造口愈合后可冲洗并擦干皮肤。

③每天将管道旋转180°。

④每次更换输注器,l对管道位置有疑问时均应用pH试纸检查管道位置是否正确,l并每天检查至少3次。

⑤每次喂养前及喂养后均应用10~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l并每隔8小时至少冲洗1次,l以防堵塞。

⑥当对管道的位置有任何怀疑时,l应用X线检查或内镜检查以确定管道是否在正常位置。

⑦营养液输注可在置管后立即开始。

6.空肠造口管

(1)适应证:i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腹部手术遗留暂时胃动力不足时。

①食管手术。

②胃部分切除术。

③胰腺切除术。

④结肠部分切除术。

(2)禁忌证:i腹部手术禁忌证、i腹水、i腹膜炎。

(3)操作方法:i严格按生产商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注意事项

①不要扭曲导管的轴心。肠内营养起始治疗时输注速度宜缓慢,l推荐使用肠内输注泵,l控制输注速度。

②每次更换肠内营养输注装置时,l或当怀疑造口管的位置不正确时,l请检查造口管的位置,l每天至少3次。

③避免从空肠造口管中给药。当必须通过空肠造口管给药时,l应确保药物能被小肠吸收。

④输注肠内营养液或药物前后,l应用10~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对管道进行清洗,l至少每8小时应冲洗1次,l以防止堵管。

⑤每天检查造口管腹壁入口处有无红肿,l并用杀菌剂消毒皮肤。

⑥造口管的拔除和重新放置取决于导管的状况,l并且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拔除时,l须拆除外部固定片,l再将造口管小心拉出。

⑦勿用注射针或钢丝疏通喂养管,l以免损坏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