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斑的分组(二)
Pindborg等分为2组: 1.纯一型组 白斑表现多样,表面可有小裂纹。 2.斑点或结节型组 在红斑基础上有特征性斑点状白斑或...

口腔黏膜白斑的分型(一)
Sugar等分为3型: 1.单纯型 白色纯一角化性皮损稍高出黏膜表面。 2.疣状型 白色表面有皱纹的疣状增生。 3.糜烂型 ...

口腔黏膜白斑的分型(二)
本病系指口唇和口腔黏膜的角化性白色病变。从组织学角度Waldron(1970)将白斑分为2型: 1.无不典型增生型白斑。 2.有不典型...

口腔黏膜白斑的分度
Shklar把黏膜白斑分为4度: 1度是红灰色斑,病理上为角化过度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2度为蓝白色斑或斑块,边界清楚,角化过...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OHL)
Greenspan提出的OHL临床诊断标准为: 1.位于舌侧缘的白色损害。 2.斑块不能被擦去。 3.斑块呈毛状外表。 4.抗霉...

外阴白色病变
发生于外阴皮肤和黏膜的各种不同疾病,由于常有过度角化及色素减退而呈现白色,长期以来其命名和分类意见不一。1877年,Schwimmer报道...

急性浅表性龟头炎
1.有创伤、摩擦和避孕药、肥皂、清洁剂刺激史。 2.局部摩擦,包皮翻转不良及分泌物积聚可使炎症加剧。 3.自觉局部疼痛,摩擦后...

环状糜烂性龟头炎
1.包皮翻转不良,分泌物积聚、继发感染。 2.体征 龟头及包皮发生红斑,逐渐扩大而呈环状或多环状,后则成浅表、溃疡。若失去环状特...

浆细胞性龟头炎
(1)多发于中年。 (2)缓慢经过。 (3)体征 为单个或多个经久不退的局限性斑块,表面或光滑或脱屑或潮湿,浸润较明显,边缘尚...

云母状和角化性假上皮瘤性龟头炎
1.体征 龟头部浸润肥厚,或角化过度,覆以银白色、云母状痂,患处逐渐失去弹性,日久呈萎缩性改变。 2.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棘...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