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
一种血小板聚集能力的检测试验。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及应用阿司匹林...

血小板粘附功能试验
血小板功能检测试验之一。粘附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坏血病、尿毒症、严重肝肾疾病、应用...

血小板寿命
从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出血小板到血小板衰老或被破坏的时间。正常人(丙二醛法)为6.58~14.96天。寿命缩短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原发...

凝血时间
从血液离体至完全凝固的时间。正常参考值(普通试管法)为6~12分钟。该时间延长见于血友病、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减少、严重的因子V和X...

优球蛋白
不溶解于水中的球蛋白。起初,人们依据血清蛋白质在蒸馏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白蛋白及不溶性球蛋白,后来发现部分球蛋白也能溶解在...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检测37℃条件下优球蛋白凝块完全溶解时间的试验。时间缩短见于急性纤维蛋白溶解、手术或创伤、变态反应、病理性产科、恶性肿瘤等。

纤溶酶原测定
一种测定血液中纤溶酶原完全转变为纤溶酶的试验。纤溶酶原含量减低表明纤溶活力增强。临床意义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外源性途径障碍的试验。正常参考值(Quick法)为12~14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异常。该时间延长见于严重的肝脏实质...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测定
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障碍的试验。正常值为>20秒。该时间缩短有意义,见于:①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有障碍,尤见于Ⅷ、IX、XI...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障碍的试验,也是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全部凝血因子的一种敏感的过筛试验。正常值为35~45秒。较正常对照延...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